[发明专利]一种仿生蜂鸟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6376.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贾方秀;郭闯;曹阳;许鹏飞;李雨辰;孟鼎铭;黄盼;唐伟;姜勋;殷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蜂鸟 飞行器 | ||
1.一种仿蜂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动力传递机构(2)、电池(4)、双舵机机构(5)、机架(6)和一对翅膀(3);电机(1)固连在机架(6)上,一对翅膀(3)对称设置在机架(6)两侧;双舵机机构(5)固定在传动机构(2)的下方;电池(4)位于双舵机机构(5)下方,且固定在机架(6)上,为蜂鸟飞行器提供动力;
机架(6)包括主承力平台(601)、电机保持架(604)、一对翅膀根部边缘杆(602)和两根电池连接杆(603),动力传递机构(2)设置在主承力平台(601)上,翅膀根部边缘杆(602)通过轴套对称固定在主承力平台(601)底面,电池连接杆(603)通过轴套对称固定在主承力平台(601)底面,电机保持架(604)设置在主承力平台(601)顶面,用来固定电机(1),电机保持架(604)与电机(1)过盈配合,双舵机机构(5)与机架(6)下方的两根电池连接杆(603)相连;电池(4)通过两根电池连接杆(603)固定在机架(6)上,每根翅膀根部边缘杆(602)上设有一个翅膀(3);
动力传递机构(2)包括三级减速齿轮组、第一连杆(102)和两个三连杆结构;三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第三齿轮(107)和第四齿轮(108),第一齿轮(105)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三级减速齿轮组置于主承力平台(601)底面;两个三连杆结构对称布置,三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杆(103)、第三连杆(104)和翅根轴套(101),第一连杆(102)的一端与第四齿轮(108)铰接,第一连杆(1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0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3)的中部有孔,通过销轴固定在机架(6)上,第二连杆(10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04)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04)的另一端与翅根轴套(101)铰接,翅根轴套(101)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机架(6)相连,使得翅根轴套(101)在水平方向上摆动,翅根轴套(101)与翅膀(3)相连;
双舵机机构(5)包括上层支持架(501)、直线舵机(502)、下层支持架(503)和单轴舵机(504),上层支持架(501)顶面固连单轴舵机(504),上层支持架(501)外侧壁上设有三个支耳,靠近直线舵机(502)两侧的支耳分别为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靠近直线舵机(502)尾部的支耳为第三支耳;下层支架(503)包括底板、左支耳和右支耳,左支耳和右支耳间隔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面,底板一端开有左端孔,另一端开有右端孔,左支耳和右支耳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有长条形凹槽;上层支架(501)的第三支耳与机架(6)上的一根电池连接杆(603)的上部固连,单轴舵机(504)的轴与机架(6)上另一根电池连接杆(603)的上部固连,实现了双舵机机构与机架(6)的连接,上层支持架(501)通过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分别与下层支持架(503)的左支耳和右支耳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上层支持架(501)的底面固连直线舵机(502),直线舵机(502)的输出端销轴置于下层支架(503)长条形凹槽中,一对翅膀根部边缘杆(602)分别插入左端孔和右端孔,与左端孔和右端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蜂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翅膀根部边缘杆(602)是弹性杆,电池连接杆(603)是挠性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蜂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一对翅膀根部边缘杆(602)和两根电池连接杆(603)沿周向交替间隔布置,翅膀根部边缘杆(602)和电池连接杆(603)相互平行,且一对翅膀根部边缘杆(602)之间的连线与两根电池连接杆(603)之间的连线呈十字交叉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蜂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103)为Z形杆,通过两个Z形杆,使得翅根轴套(101)向机架(6)两侧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蜂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翅膀(3)包括悬浮梁(301)、弹性翼面(302)、薄膜翼面(303)、横梁(304)和竖梁(305),悬浮梁(301)、横梁(304)和竖梁(305)均设置在薄膜翼面(303)上,其中,横梁(304)与根部边缘杆(602)垂直,横梁(304)上靠近根部边缘杆(602)的一端连接翅根轴套(101),悬浮梁(301)斜置于翼面上,且不与横梁(304)、根部边缘杆(602)接触,竖梁(305)与根部边缘杆(602)平行,且顶端与浮梁301顶端连接,弹性翼面(302)设置在竖梁(305)和根部边缘杆(60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3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仿真动物的香薰装置及其扑翼机构
- 下一篇:振翅航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