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6419.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谢维栋;程嘉辉;和祥;刘一菲;陈震;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2 | 分类号: | B01J23/62;B01J35/10;C02F1/467;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管状 氧化 复合 涂层 催化 降解 有机 污染物 方法 | ||
1.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材料预处理:将钛基材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钛基材料A;
2)阳极氧化:将步骤1)预处理过的钛基材料A作为阳极,铂片作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在钛基材料表面生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解完成后,清洗烘干得到具有纳米管状二氧化钛涂层的钛基材料B;
3)水热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钛基材料B浸没于含有锡源的水热溶液中,通过水热处理在钛基材料B的二氧化钛涂层外表面生长二氧化锡纳米棒状结构,烘干后得到具有氧化钛-氧化锡复合涂层的钛基材料C;
4)钌盐热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钛基材料C表面浸润钌溶液,然后依次进行烘干和热处理,得到具有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的钛基材料D;
5)组装降解电解槽:采用步骤4)中得到的钛基材料D作为降解电解槽阴阳极,并将电解槽阴阳极与电解电源相连接,在电解槽中央固定放置阳离子交换膜;向电解槽阳极侧加入含有机污染物的电解液A,电解槽阴极侧加入电解液B;
6)降解有机污染物:接通电解电源开关进行反应,完成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所述有机污染物为四环素、双酚A或二者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钛基材料为TC4钛合金、TA2工业纯钛或TA3工业纯钛;预处理是经过砂纸打磨、清洗和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砂纸为100~10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电解液是乙二醇和NH4F溶液混合融于水中形成的,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2):1,电解液中NH4F浓度为0.05~1.25mol/L,电解温度为25~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电解处理时,阳极电压为15~75V,电解时间为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水热溶液是将氢氧化钠、四氯化锡、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混合制得,其中氢氧化钠浓度为0.1~1mol/L,四氯化锡浓度为0.02~0.07mol/L,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4):1;水热处理是在110~300℃下处理1~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钌溶液是将钌盐加入到水中制得,钌溶液的浓度为5mg/mL~40mg/mL;钌盐为乙酸钌、氯化钌或硫酸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钛基材料C用提拉法提拉1~10次完成浸润钌溶液;烘干温度在30℃~90℃;热处理的温度为200℃~700℃,时间为1h~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电解电源为直流电源,电压为1~10V;电解液A为NaCl与有机污染物的混合溶液,电解液B为NaCl溶液,其中,电解液A和电解液B中NaCl的浓度均为5~20g/L,电解液A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不高于5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管状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钌复合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降解时间为10~20min;有机污染物至少包括抗生素和有机化工原料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