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6784.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忠;沙宏磊;俞天野;潘洪涛;沈虹;付建伟;李浩;赵运磊;韩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11/20;H02K11/25;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王耀云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制冷压缩机 冷却结构 磁悬浮 电机壳 压力传感器 后端密封 体内 饱和状态 电机壳体 电机转子 定子铁芯 监控电机 冷却降温 前端绕组 散热条件 温度过高 影响电机 转子 电机腔 端绕组 微过热 永磁体 冷媒 腔室 失磁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Pa、温度传感器Ta、温度传感器T1、温度传感器T2及温度传感器T3;电机壳体后端设有后端密封腔室,压力传感器Pa及温度传感器Ta均设置在后端密封腔室内;温度传感器T1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后端绕组上,温度传感器T2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铁芯上,温度传感器T3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前端绕组上。本发明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可以实现即时监控电机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时进行冷却降温,确保电机腔内冷媒处于饱和状态或者微过热状态,从而避免电机转子散热条件恶劣,转子温度过高导致永磁体失磁,影响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制冷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冷却控制方法一般是采集电机定转子气隙温度,通过一定的控制逻辑对电机冷却阀门的开闭进行控制。但由于电机定转子气隙温度采用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它并不能完全表征转子散热条件,也不能代表实际的转子温度。采用这种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对电机定转子气隙温度的设定参考值不太容易确定,控制程序的编写具有比较大的难度。与此同时,如果电机转子散热条件不好,会出现电机定子温度偏高,过高的定子绕组温度会造成电机绝缘击穿,影响电机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电机转子永磁体温度过高,也会导致转子退磁,使电机的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配合使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冷凝器及控制器;可以实现即时监控电机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时进行冷却降温,确保电机腔内冷媒处于饱和状态或者微过热状态,从而避免电机转子散热条件恶劣,转子温度过高导致永磁体失磁,影响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Pa、温度传感器Ta、温度传感器T1、温度传感器T2及温度传感器T3;电机壳体后端设有后端密封腔室,压力传感器Pa及温度传感器Ta均设置在后端密封腔室内;温度传感器T1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后端绕组上,温度传感器T2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铁芯上,温度传感器T3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前端绕组上;
冷凝器输出一路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电磁阀分别连通设置在电机壳体上的第二冷却入口及第一冷却入口;冷凝器输出的另一路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设置在电机壳体上第三冷却入口;电机壳体下端的制冷剂出口连接蒸发器,蒸发器连接冷凝器;
压力传感器Pa、温度传感器Ta、温度传感器T1、温度传感器T2及温度传感器T3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控制端及第二电磁阀控制端。
进一步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节流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电机壳体内壁与电机定子之间设有螺旋槽形状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第三冷却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T1、温度传感器T2及温度传感器T3均是PT100温度传感器。
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方法,使用上述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包括:
步骤1:通过压力传感器Pa及温度传感器Ta实时采集后端密封腔室内的压力Pa与温度Ta;通过温度传感器T1、温度传感器T2及温度传感器T3分别采集电机的定子后端绕组温度T1、定子铁芯温度T2及定子前端绕组温度T3;
步骤2:将步骤1中所采集的后端密封腔室内的压力Pa,转换成对应的饱和电机腔压力Tc;
计算出实际过热度Tsc=Tc-Ta;
其中,Ta是后端密封腔室内的温度;Tc是饱和电机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新型驱动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油冷永磁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