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7004.1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江;李梦婉;杨智琴;汝伟男;张建;孙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液态 金属 散热 组件 | ||
1.一种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由液态金属散热管(1)和基板(2)构成;液态金属散热管(1)首尾连通,液态金属散热管(1)曲折形盘设成与基板(2)表面平行的平面、并设置在基板(2)内靠近基板(2)的表面处;
所述液态金属散热管(1)由液态金属腔(11)和循环水腔(12)构成,循环水腔(12)的截面为C形,循环水腔(12)环绕液态金属腔(11)设置;循环水腔(12)的C形开口朝向较近的基板(2)的表面设置;
所述液态金属腔(11)内填充有由50~85%体积的镓基液态金属和10~15%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吸热介质;循环水腔(12)内填充有水;液态金属腔(11)内吸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循环水腔(12)内水的流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所述液态金属腔(11)内设置有一对电极或多对电极;所述电极由循环水腔(12)的C形开口处穿入至液态金属腔(11)内、且电极的端部没入吸热介质内部;通过电源向液态金属腔(11)内的电极施加电压后,每对电极之间的悬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镓基液态金属在电场的驱动下产生定向流动,流动方向为由负极流向正极;
所述基板(2)内设置有与循环水腔(12)连通的进水通道(3)和出水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9~1.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散热管(1)曲折形盘设成与基板(2)表面平行的平面、并设置在基板(2)内靠近基板(2)的表面0.2~10m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腔(11)内设置的电极为石墨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腔(11)内设置的每对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3)的进水口与基板(2)外部的冷却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水通道(4)出水口与基板(2)外部的冷却水槽的回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设置在液态金属散热管(1)的转弯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4)出水口与冷却水槽的回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腔(11)的截面为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镓基液态金属中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Ga:67~69%,In:20~22%、Sn为余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镓基液态金属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按照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Ga:67~69%,In:20~22%和Sn为余量称取Ga金属、In金属和Sn金属作为原料,将原料置于真空熔炼内进行真空熔炼,即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驱动液态金属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熔炼过程中真空度为6.6×10-3Pa以下,并且真空熔炼过程在保护气体下进行,熔炼时间为10~1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0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式自动干燥型电气柜
- 下一篇:一种能防鼠防虫的电气控制柜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