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器失事后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可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7443.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军;刘铠源;宋歌;王玄;王润东;左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刘铠源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器 摄影相机 应急救援 信号传输设备 摄影数据 搜索区域 搜寻区域 可视化 地理位置信息 三维空间模型 地貌特征 地形纹理 高清相机 三维模型 实时传输 影像信息 正射影像 拍摄 构建 预设 机型 垂直 采集 飞行 | ||
本发明公开了应急救援领域的一种航空器失事后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可视化方法。包括:1,根据航空器失事前最后的ADS‑B信息,确定无人机首次搜索区域;2,根据首次搜索区域的地貌特征,确定无人机的机型和无人机搭载的倾斜摄影相机的参数;3,搭载倾斜摄影相机和信号传输设备的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路径飞行,同时,倾斜摄影相机采集倾斜摄影数据,信号传输设备实时传输倾斜摄影数据;4,构建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三维空间模型。本发明将无人机与倾斜摄影相机进行组合,搭载高清相机,获取航空器失事区域多角度地形纹理影像信息,打破了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限制,扩大了拍摄角度,并能实时建立航空器失事区域三维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器失事后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民航业在快速发展,2018年全世界民航共完成12亿人旅客运输量,但航空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2018年全世界民航共发生15起严重致死空难,共造成556人死亡,航空器失事区域位于山区时,受地形地貌限制,以及缺少失事区域的可视化影像,救援人员难以直观的了解搜救区域的地形地貌,不能针对性的制定搜救路径,给应急救援行动的展开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高分辨卫星遥感数据和计算机建模软件对航空器失事区域进行可视化,受限于DEM高程数据的精度低下,以及地形数据难以第一时间获取,计算机性能等限制,导致可视化建模时间长,精度低,部分区域只有正射影像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航空器失事后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可视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器失事后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可视化方法,包括:
S1,根据航空器失事前最后的ADS-B信息,确定无人机首次搜索区域;
S2,根据首次搜索区域的地貌特征,确定无人机的机型和无人机搭载的倾斜摄影相机的参数;
S3,搭载倾斜摄影相机和信号传输设备的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路径飞行,同时,倾斜摄影相机从多个角度采集应急救援搜寻区域包含经纬度的倾斜摄影数据,信号传输设备实时传输倾斜摄影数据;
S4,将倾斜摄影数据用于构建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三维空间模型。
根据航空器失事前最后的ADS-B信息,确定无人机首次搜索区域,步骤包括:
S11,提取失事航空器最后报告ADS-B信息中航空器的经纬度信息、飞行速度V1和高度;
S12,根据失事时所剩燃油,估算航空器以飞行速度V1水平飞行的最大时间长度T1;
S13,估算航空器从高度处做自由落体坠毁的时间长度T2;
S14,以航空器的经纬度信息为中心构造首次搜索区域,首次搜索区域是以A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当T1≥T2时,A=T2×V1;当T1<T2时,A=T1×V1。
根据首次搜索区域的地貌特征,确定无人机的机型和无人机搭载的倾斜摄影相机的参数,步骤包括:
S21,调取所述首次搜索区域的卫星地图,估算所述首次搜索区域的面积;
S22,将所述首次搜索区域的卫星地图转化为所述首次搜索区域的数字高程地图,再由所述数字高程地图转换成等高线图;
S23,分析所述等高线图,确定所述首次搜索区域内最高障碍物的高度H1;
S24,根据最高飞行高度H和所述首次搜索区域的面积选取无人机机型,其中所述最高飞行高度H﹥H1;
S25,根据最高飞行高度H,确定倾斜摄影相机的个数和倾斜夹角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刘铠源,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刘铠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