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7530.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静;张宏;方伟;杨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信息 第一数据 传感器 传输方法及装置 存储介质 电子装置 预设协议 接收端 远程访问装置 连接传感器 控制命令 连接协议 信息发送 信息反馈 资源占用 整合 返回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控制命令生成用于模拟预设协议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预设协议为接收端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协议;将第一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IO端口,其中,接收端的IO端口连接传感器;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第二数据信息,其中,第二数据信息由传感器根据第一数据信息反馈获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远程访问装置对数据进行整合和解析,对资源占用较多,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访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千兆以太网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安全监控技术领域,从传感器读取数据大多是通过高低电平的变化来传输。目前的相关技术中,访问传感器的远程装置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带主控单元,也就是操作系统;另一种不带主控单元。
带主控单元的远程访问装置,在主控单元得到传感器数据后,通过以太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为UDP协议)将数据传给上位机。该方式主要存在的缺陷是:要求与传感器直接相连的远程装置带有操作系统,限制了系统架构,在很多接收器不带操作系统的应用中,该方案无法实施。因此,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不带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远程访问装置。
不带主控单元的远程访问装置,上位机控制发送器对主信道数据(如视频)和辅信道数据(如传感器命令等低速数据信号)进行整合,统一成网络数据信号传给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后对网络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并拆分成主信道和辅信道。对于辅信道信号,如传感器控制命令,需要通过可编程逻辑实现串口或者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IIC)协议与传感器进行交互,并通过反向数据通道将读取到的信息反馈给上位机。其中,接收器反馈给上位机的数据信息是根据UDP网络协议整合的主信道数据和辅信道数据。在每一个网络包中,分配固定长度时隙用于主信道和辅信道数据的传输。
这种方式存在的缺陷主要是:由于接收器不带操作系统,需要底层可编程器件根据传感器接口类型实现串口、IIC协议等,常用的底层器件是FPGA,若接收器侧有多种传感器,或辅信道的解析及实现过于复杂,占用资源过多,会明显提高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传感器的远程访问装置对数据进行整合和解析,对资源占用较多,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目前尚未有合理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传感器的远程访问装置对数据进行整合和解析,对资源占用较多,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根据控制命令生成用于模拟预设协议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协议为接收端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IO端口,其中,所述接收端的所述IO端口连接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由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反馈获得。
优选地,根据控制命令生成用于模拟预设协议的第一数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所述控制命令,其中,所述控制命令由用户手动触发或定时器定时触发。
优选地,根据控制命令生成用于模拟预设协议的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命令,生成高低电平变化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用于模拟所述预设协议中的控制信令和/或数据,所述数据信号包括高低电平变化的时钟信号和/或数据传输信号。
优选地,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IO端口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存入寄存器配置包中;将所述寄存器配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的IO端口,其中,一个所述接收端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