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装置及具有其的船舶推进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7536.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波;刘亮清;胡军;史志赛;徐卫忠;尹彬;王金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6;F16C17/02;B63H2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刘明霞;郭佳寅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装置 具有 船舶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装置及具有其的船舶推进器。液压装置用于船舶推进器,船舶推进器包括船舶推进器本体和驱动电机,船舶推进器本体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外周的轴承,驱动电机和转轴连接,液压装置包括第一泵、压力开关与控制器;第一泵的第一泵出口连通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滑动间隙,第一泵用于向滑动间隙输送油液;压力开关的开关入口和滑动间隙连通,以检测滑动间隙的油液压力;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压力开关和第一泵,控制器根据油液压力控制第一泵的工作,以在滑动间隙内形成油膜。由此,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泵向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滑动间隙输送油液,在滑动间隙内形成油膜,使转轴在低速转动时能够减小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摩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的船舶推进器由柴油机驱动。柴油机的转速较高,(柴油机通过齿轮箱减速后驱动船舶推进器的转轴转动,船舶推进器的转轴的转速仍然高于25rpm以上)。这样套设在转轴上的径向轴承在转轴的较高转速下,润滑油在轴承上形成高压油膜,在油压的作用下,工作轴颈被抬高,从而保证轴系可靠地运行。即径向轴承可以通过自身润滑方式以能保证可靠的运行。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船舶采用电机通过齿轮箱或直接驱动船舶推进器。船舶推进器驱动定距螺旋桨。电机的转速可能低于25rpm(例如科考工况下船舶慢速航行、动力定位工况下等)。这样,船舶推进器的转轴的转速低于25rpm。而在低于低转速下工作的径向轴承,润滑油很难建立油膜。同时轴承负荷比较重,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为金属摩擦。这样当船舶推进器的转轴长期在低速工况下运行,转轴和轴承可能严重磨损,转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液压装置及具有其的船舶推进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装置,用于船舶推进器,船舶推进器包括船舶推进器本体和驱动电机,船舶推进器本体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外周的轴承,驱动电机和转轴连接,液压装置包括:第一泵,第一泵的第一泵出口连通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滑动间隙,第一泵用于向滑动间隙输送油液;压力开关,压力开关的开关入口和滑动间隙连通,以检测滑动间隙的油液压力;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压力开关和第一泵,控制器根据油液压力控制第一泵的工作,以在滑动间隙内形成油膜。
根据本发明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泵向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滑动间隙输送油液,以在滑动间隙内形成油膜,这样能够将转轴和轴承的轴瓦分隔开,以使转轴在低速转动时能够减小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摩擦,减小转轴和轴承的轴瓦的磨损,进而提高轴承和转轴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液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泵,第二泵的第二泵出口和滑动间隙连通,第二泵和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泵和第一泵交替工作。
可选地,压力开关包括用于检测第三油液压力的第三压力开关,第一泵工作预设时长后,控制器在油液压力小于第三油液压力时控制第二泵工作,同时控制第一泵停止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推进器,船舶推进器包括:船舶推进器本体,船舶推进器本体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外周的轴承;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和转轴连接;以及前述的液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船舶推进器,船舶推进器包括前述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泵向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滑动间隙输送油液,以在滑动间隙内形成油膜,这样能够将转轴和轴承的轴瓦分隔开,以使转轴在低速转动时能够减小转轴和轴承的轴瓦之间的摩擦,减小转轴和轴承的轴瓦的磨损,进而提高轴承和转轴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波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及其波轮组件的拆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