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8417.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祥;周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洁沃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2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藏 固氮菌株系 单胞 中国微生物菌种 寡养单胞菌 微生物中心 生物肥料 优质环保 促生 回接 菊芋 菌株 株系 蛭石 接种 应用 生长 试验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及其应用。SI‑NJAU‑1于2019年4月28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43。本发明所述的寡养单胞菌株系通过蛭石回接试验证明其具有高效促生作用,接种该菌株能够加快菊芋的生长速度,可成为更为优质环保的生物肥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根瘤固氮菌株系SI-NJAU-1(Stenotrophomonasindicatrix)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空气中大约有80%的成分为氮气,仅能够通过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转化为氨才能被植物利用,这种仅次于光合作用的复杂生物反应系统被人们称为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BNF)。生物固氮作用是固氮微生物的一种特殊生理功能,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自生固氮微生物和共生固氮微生物,相应地生物固氮作用就分为自生固氮作用和共生固氮作用。
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和谐共生关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植物内生菌在植物体内,与宿主相互协调适应,长期共存,形成稳定的无害的寄生关系或者是互利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植物体为内生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胁迫。另一方面,植物内生菌具有固氮作用、解磷效应,能够代谢产生生长激素以及铁载体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性,还能够通过各自机制防治植物的病害。
内生固氮细菌能在植物根、茎、叶等各种组织内发挥固氮作用,相对于土壤自生固氮菌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内生固氮细菌最早是从禾本科植物以及草本科植物中分离发现的,近年来,又陆续从棕榈树、香蕉、菠萝、咖啡树以及油橄榄树等木本科植物中发现。目前,内生固氮细菌被认为广泛的存在于高等植物中,通过联合固氮的方式与植物构成密切的生态关系,为人们研究生物固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L)最早起源于北美,于17世纪被引入欧亚大陆,而在20世纪早期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作物(Seiler et al,2006)。菊芋是一种适应性特别广的植物,生存能力特别强,能够在盐碱地和海岸滩涂这些盐浓度较高,绝大部分植物所不能生长的地方进行大范围种植(Long et al,2010;隆小华等,2005)。菊芋发达的根系使得它伸展的区域范围更广,并且即使是在风沙危害较大的沙地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下种植菊芋,在45天干旱无雨的恶劣条件下它依然能够正常的生长(孔涛等,2009)。除了能够抵抗盐胁迫、抗风沙外,菊芋对高温环境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一种繁殖能力特别强的植物。这些特征使得它被引入我国之后,被广泛地种植于一些较为贫瘠的地区。其较好的耐盐性,也让它成为了可供选择的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盐土植物之一,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可以进行大面积改良。而菊芋的种植势必会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因此,找到一种生物肥料来代替氮肥的施用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生物肥料问题,提供一种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该菌株是一种新株系,具有高效的固氮特点。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在菊芋中固氮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于2019年4月28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43。一、寡氧单胞固氮菌株系SI-NJAU-1的分离
1)取新鲜菊芋块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2)在用70%的酒精浸泡30-60s,再用2%的NaClO溶液处理5min,最后用超纯无菌水冲洗4-5次。并将最后一次冲洗过的无菌水进行涂布,检测消毒是否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洁沃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洁沃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