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钢复合层储氢罐及其为芯的纤维缠绕增强储氢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8466.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萍 |
主分类号: | F17C1/06 | 分类号: | F17C1/06;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氢罐 钢复合层 纤维缠绕 储氢瓶 球面 管接头 储氢 钢材 增强复合材料 半球形壳体 标准内螺纹 铝合金内层 缠绕纤维 促进作用 连续连接 内孔加工 承压层 钢材层 园柱形 中轴线 铝合金 壁厚 承压 内衬 氢脆 氢能 贴覆 筒状 园滑 园筒 相交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钢复合层储氢罐及其为芯的纤维缠绕增强储氢瓶”。本发明的储氢罐内层采用具有一定壁厚的筒状铝合金构成,其两端为连续连接的半球形壳体,园筒的中轴线与球面相交的两端,设置有园柱形管接头与球面园滑过渡为一体,管接头的内孔加工有标准内螺纹,铝合金内层外表面紧密并连续贴覆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材,钢材层为储氢罐的主承压层,铝内衬可防止容器储氢时发生的钢材氢脆,更进一步以铝、钢复合层储氢罐为芯,外表面全缠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使本发明的储氢罐承压上限大于1000 MPa,且铝、钢复合层储氢罐及其为芯的纤维缠绕增强储氢瓶加工容易,适合大批量生产,本发明无疑将为氢能经济的到来起到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领域、尤其涉及移动式高压氢气储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日益减少,以及由于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和发展可再生、环保能源,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氢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同时氢气还是理想的能源储存介质,当前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研发为世人所关注,以氢燃料电池为发电站的示范项目也已经做到单机组8MW,但是氢气的储存及运输技术目前尚不够完善,已成为上述氢燃料电池动力车、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发展的障碍,成为氢能源经济发展的障碍。
中国专利95223014.3提供了一种“全双层中、低压力容器”,用钢材制作,是全钢材储氢容器,因氢原子是已知元素中的最小原子,在高压工作状态下,氢原子易通过钢材晶格间隙进入钢材内部,聚集在钢材内部的裂纹缺陷中,在裂纹缺陷中氢浓度增大则容易破坏钢材的晶格结构,使钢材裂纹扩大,产生氢脆现象,则钢材强度降低而使容器损坏。
中国专利200410017546.4提供了“50升碳纤维全缠绕增强铝内衬储氢复合气瓶”,该技术数据;容积50升、承压35MPa,其容积50升偏小,容积小不适合用做氢气长途运输的储气罐,及氢气加注站的固定式储氢罐;承压35MP也与国际上现已公知的车载移动式储氢罐承压70MPa技术差距大,影响氢动力车一次加注氢气后的续航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公知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承压、储氢能力高的储氢罐、或车载式储氢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储氢罐内层采用具有一定壁厚的筒状铝合金构成,其两端为连续连接的半球形壳体,园筒的中轴线与球面相交的两端,设置有园柱形管接头与球面园滑过渡为一体,管接头的内孔加工有标准内螺纹,铝合金内层外表面紧密并连续贴覆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材,钢材贴覆层包括园筒形、半球形、管接头处的园柱形。
筒状铝合金层的主要作用是在储氢时隔绝氢气与钢材的接触,避免钢材的氢脆发生,铝合金层的厚度可以选用已知技术t1=3.4mm。筒状铝合金层紧密外覆的钢材层是储氢罐的主要承压结构层,当储氢罐的容积及最高承压上限确定以后,选用适宜的钢种,而覆钢层的厚度t2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已公知技术计算得到。
进一步为提高储氢罐的安全使用系数及重复使用次数,以上述铝、钢复合层储氢罐为芯模,外部全缠绕“纤维与树脂构成的增强复合材料”,其缠绕层厚度t3在缠绕结构层中始终保持一致,t3的数值也可以通过已公知技术计算(计算时应当首先确定缠绕储氢罐的容积及最高承压上限)得到。
进一步为了增强储氢罐的使用可靠性,了解储氢容器使用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容器的尺寸、工作温度、受力时材料的应变量),在所述铝、钢复合层储氢罐的外表面(即钢材层外表面)设置有贴片式压力应变传感器及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电引线在纤维与树脂构成的增强复合材料缠绕时,引出于缠绕层之外。
上述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采用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或碳纤维,所述增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或增强环氧树脂、或乙烯热固性塑料、或聚脂、或聚乙烯、或聚先胺热塑性树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萍,未经杨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