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8657.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蒋雅君;肖华荣;李福海;张小林;刘世军;杜坤;陶磊;赵菊梅;李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指标数据 监测装置 隧道洞 数据采集器 监测系统 隧道 气象监测装置 排水系统 采集 服务器 养护 发送 数据分析 运营安全 申请 监测 节约 应用 保证 资金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晶监测系统,包括:气象监测装置,设置于隧道洞外,用于采集隧道洞周围环境的第一环境指标数据。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隧道洞内,用于采集隧道洞内的第二环境指标数据。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隧道排水系统内,用于采集隧道排水系统内的第三环境指标数据。多个数据采集器,各数据采集器分别与气象监测装置、第一监测装置以及第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各环境指标数据,并将环境指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基于上述设计,将环境指标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可为隧道养护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节约养护资金和保证隧道的运营安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结晶监测系统的结晶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排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晶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岩溶地区分布较广,除了西南地区具有分布普遍的喀斯特地质条件以外,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较为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层,近年来随着隧道修建速度的加快,在以上岩溶分布地区中投入运营的隧道数量、规模也日渐增多。岩溶地区隧道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排水系统中易被地下水中析出的碳酸钙结晶物堵塞,造成排水系统淤堵、隧道内渗水区域扩大、水压累积等问题,影响隧道的运营使用功能甚至衬砌结构安全,近年来频繁发生隧道渗漏水加剧、隧道衬砌掉块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隧道行业的关注和重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监测系统及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晶监测系统,用于对隧道排水系统内岩溶水的结晶进行监测,所述隧道排水系统设置于隧道洞内,所述结晶监测系统包括:
气象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隧道洞外,用于采集所述隧道洞周围环境的第一环境指标数据;
第一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隧道洞内,用于采集所述隧道洞内的第二环境指标数据;
第二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隧道排水系统内,用于采集所述隧道排水系统内的第三环境指标数据;
多个数据采集器,各数据采集器分别与所述气象监测装置、第一监测装置以及第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气象监测装置、第一监测装置以及第二监测装置分别发送的环境指标数据,并将所述环境指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其中,各所述数据采集器为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所述气象监测装置包括雨量器、第一温湿度计以及第一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所述雨量器、第一温湿度计以及第一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第二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第二温湿度计、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以及风速计,所述第二温湿度计、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以及风速计分别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第三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包括第三温湿度计以及第三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所述第三温湿度计以及第三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分别与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结晶监测系统还包括网关设备及服务器;
所述网关设备分别与各所述数据采集器及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各所述数据采集器发送的环境指标数据,并将所述环境指标数据转发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网关设备与各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环境指标数据。
进一步地,各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电缆与所述网关设备连接,或各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盖板以及沟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沟道上,所述排水管容置于所述沟道内,所述结晶监测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盖板的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侧,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长采集所述排水管管壁表面的岩溶水的结晶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站
- 下一篇: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