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调制方法和执行装置、信道化方法和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8905.2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娴;钟欣;周涛;陈智宇;王茂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516 | 分类号: | H04B10/516;H04B10/6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调制 方法 执行 装置 信道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波长交错滤波的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信号光梳进行波长交错滤波,分别得到奇数次序梳齿和偶数次序梳齿;
分别基于所得到的奇数次序梳齿和偶数次序梳齿,对待处理信号进行调制,得到奇数梳齿调制信号和偶数梳齿调制信号;
对奇数梳齿调制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对偶数梳齿调制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第一滤波处理起始点在奇数梳齿调制信号的最低频率点或之前,第二滤波处理终止点在偶数梳齿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点或之后;第一滤波处理的滤波频带和第二滤波处理的滤波频带不重叠;
对第一滤波处理和第二滤波处理的输出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波长交错滤波的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和第二滤波处理的中心频率和滤波带宽,均基于所述信号光梳的梳齿间隔、所述待处理信号的频率以及待划分信道的信道带宽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波长交错滤波的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和第二滤波处理设计为:以与所述信号光梳相干的本振光梳的梳齿间隔作为周期、预划分的信道带宽为滤波带宽的周期性滤波器分别对经第一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和经第二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周期性滤波后,得到的所有信号与待处理信号边带一一对应而不发生重叠。
4.一种基于波长交错滤波和相干光频率梳的宽带信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光源产生相干的信号光和本振光,将信号光输送到信号光梳产生模块,将本振光输送到本振光梳产生模块;
信号光梳产生模块对接收的信号光进行调制,输出信号光梳;
本振光梳产生模块对接收的本振光进行调制,输出本振光梳;执行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波长交错滤波的信号调制方法,得到合路信号;将合路信号与本振光梳合路后,进行信道分离处理;
对信道分离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相干处理。
5.一种交叠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波长交错滤波器、第一电光调制器、第二电光调制器、第一光学滤波器、第二光学滤波器和合路器;所述第一光学滤波器滤波频率的起始点在奇数梳齿调制信号的最低频率点或之前,所述第二光学滤波器滤波频率的终止点在偶数梳齿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点或之后;所述第一光学滤波器的滤波频率和所述第二光学滤波器的滤波频段不重叠;所述波长交错滤波器的输入端接收信号光梳,所述波长交错滤波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电光调制器的光学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输出端连接第一光学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光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学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学滤波器和第二光学滤波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入端;第一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电光调制器的射频输入端分别接收待处理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叠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功分器,所述电功分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所述电功分器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电光调制器的射频输入端。
7.一种基于波长交错滤波和相干光频率梳的宽带信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干光产生模块、信号光梳产生模块、本振光梳产生模块、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叠信号处理装置、信道分离模块以及相干处理模块;所述相干光产生模块分别连接信号光梳和本振光梳产生模块,将相干的信号光和本振光分别传输至信号光梳产生模块和本振光梳产生模块;所述信号光梳产生模块产生信号光梳,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交叠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交叠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信道分离模块;所述本振光梳产生模块产生本振光梳,其输出端也连接所述信道分离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道分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相干处理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波长交错滤波和相干光频率梳的宽带信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产生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第三电光调制器、掺饵光纤放大器和光纤耦合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光纤耦合器连接的第三光学滤波器和第四光学滤波器;所述第三电光调制器的射频输入端口分别连接直流偏置控制信号和微波信号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