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9451.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汪志成;黎瀚鸿;陈华;李星;周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2 | 分类号: | C02F1/12;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太阳能集热管 海水 分体式太阳能 海水淡化装置 静电雾化装置 海水雾化 静电雾化 受热 控制盒 冷凝室 吸附 加热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静电雾化技术 水蒸气 高压静电场 热交换介质 太阳光热能 表面蒸发 尺寸减小 交换介质 控制水泵 面积增加 细小颗粒 液滴粒径 蒸发效率 集热管 微米级 蓄水箱 蒸发室 内热 蒸发 吸收 | ||
1.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管、海水蓄水箱、静电雾化装置、蒸发室、换热管以及冷凝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装配于蒸发室内,海水蓄水箱位于蒸发室底部,静电雾化装置位于海水蓄水箱的顶部且位于换热管的下方,冷凝室位于蒸发室的顶部并与蒸发室连通;
换热管和太阳能集热管之间安装介质水泵,介质水泵进水口与太阳能集热管连接,出水口与换热管进水口连接,换热管出水口通过水管接回到太阳能集热管,在介质水泵作用下,被太阳能集热管加热后的热交换介质在换热管与太阳能集热管之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喷针、喷针支撑、安装底座、底座支撑和进水管;喷针通过三通快接接头与进水管连接,喷针的头部伸入到蒸发室内,快接接头嵌入喷针支撑的槽内固定,喷针支撑通过螺纹固定在安装底座上,底座支撑放置于安装底座下方;底座支撑的面积小于安装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管路保持在同一平面,静电雾化装置的四个喷针以进水管为中心呈对称结构排布,每个喷针的流速保持一致,四个喷针雾化的海水颗粒均匀的吸附于换热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海水淡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盒,控制盒放置于蒸发室侧面,通过螺纹与蒸发室侧面锁紧,控制盒包括高压发生器、海水水泵、介质水泵、传感器、中央控制器,高压发生器的正负极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喷针和换热管相连;传感器贴合在换热管表面实时采集换热管的温度,中央控制器通过串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海水水泵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海水蓄水箱和静电雾化装置的进水管,介质水泵通过导管连接太阳能集热管和换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位于蒸发室中心,换热管两个侧面与距离最近的蒸发室内壁距离5公分,四个喷针分别位于换热管两个侧面与蒸发室内壁的中间区域;换热管放置于静电雾化装置的安装底座的正上方,喷针顶端与换热管的垂直距离5公分,同时四个喷针向内偏移5°,在静电雾化装置工作时,换热管与蒸发室四壁之间充满海水雾化液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包括冷凝室主体和冷凝室顶盖,冷凝室主体内四边带有淡水收集槽,水蒸气在冷凝室顶盖和冷凝室主体内壁凝结成所需的淡水储存在淡水收集槽内;淡水收集槽连接淡水收集管,淡水收集管与冷凝室主体的下表面平齐;
冷凝室顶盖的顶部带有淋水管、蓄水槽片、导流管,蓄水槽片垂直于冷凝室顶盖放置,通过所述控制盒的海水水泵给淋水管供水,淋水管上开有小孔,通过淋水管的海水会通过小孔流入到蓄水槽片中,蓄水槽片连接导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室顶盖与水平面成15°~30°夹角,冷凝面积增大,同时在冷凝室顶盖上凝结的水沿着斜面滑落至淡水收集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静电雾化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与海水蓄水箱通过导管相连,冷凝室顶盖上流过的海水加速冷凝淡水的同时自身吸热,通过导流管回流至海水蓄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