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9479.4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生;赵夏明;张梦丹;余烨烽;钱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绿化带 车架 | ||
本发明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包括井字固定停车架和带四个万向轮的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移动停车架顶座,井字固定停车架和移动停车架顶座的顶部两端均设有水平滚柱轨道,水平滚柱轨道上设有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下方两边均设有滑轨,停车平台于滑轨外侧处设有齿条;井字固定停车架通过对位连接杆与移动停车架顶座连接,井字固定停车架左侧前端在水平滚柱轨道下方处设有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与齿条啮合,第一齿轮轴里依次设有封头、滑块水平复位弹簧、矩形滑块。本发明在不破坏绿化带的前提下建设绿化带停车装置,解决了绿化和停车难以兼顾的问题,有效缓减了停车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化带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剧增,停车难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成为掣肘城市发展的顽疾,停车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之痛。在此情况下,如何破解停车难,是必须要面对的一道考题。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有的地方采用挪用绿化带建停车位的办法来解决停车难问题,但带来的新问题就是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在研究利用绿化带来建设停车装置,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城市的停车难问题。如CN207004121U、名称“一种绿化带停车装置”,包括在绿化带上并与马路牙垂直铺设的滑轨,滑轨从绿化带延伸出马路沿至马路上至少一个车身宽度的距离;停车平台设置在滑轨上,通过停车平台底部的滚轮在滑轨上移动,停车平台通过动力装置实现在滑轨上的移动;停车平台为一种折叠结构,包括至少2根平行于马路沿的支撑梁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梁的伸缩网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滑轨延伸到马路,不但占用马路资源,而且破坏马路路面或影响行车和行走,带来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第二,现有的绿化带至少高出地面一二十厘米,绿化带的灌木丛不少高达近一米,绿化带停车装置因高度不够而无法使用。
因此,在没有大面积土地用来建设停车装置的情况下、停车难是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基本不破坏现有绿化带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停车道路狭窄、遍布城市角角落落的绿化带来建设使用灵活方便、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停车装置,更是各个城市普遍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停车架使用时在既不破坏绿化带、也不占用道路面积的基础上,缓减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停车难的问题,而且能充分利用城市的角角落落特别是绿化带来建设停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包括设置在绿化带上的井字固定停车架和带四个万向轮的移动底座,所述井字固定停车架前侧两个立柱上各设有连接杆滑动槽,所述连接杆滑动槽的底端设有与连接杆滑动槽贯通的安全球避让孔;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移动停车架顶座,所述井字固定停车架和移动停车架顶座的顶部两端均设有水平滚柱轨道,井字固定停车架于水平滚柱轨道后侧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水平滚柱轨道上设有停车平台;所述移动停车架顶座内侧两端均设有连接杆基座,所述连接杆基座上设有对位连接杆,所述对位连接杆底端通过轴销与连接杆基座转动连接,对位连接杆顶端设有定位安全球,定位安全球与对位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位安全球能够穿过安全球避让孔嵌入连接杆滑动槽里,定位安全球在连接杆滑动槽里上下滑动、并能够在连接杆滑动槽的上端定位。带四个万向轮的移动底座、升降机构、移动停车架顶座构成一种丝杆驱动绿化带停车架的移动式停车升降机构,一个移动式停车升降机构可以为多个井字固定停车架提供停车服务,在不破坏绿化带、几乎不占用道路空间前提下实现停车目的;此外,对位连接杆既方便了移动停车架顶座的对位,又确保移动停车架顶座与井字固定停车架的稳定连接、构成一体,在移车时不会发生在移动停车架顶座上的停车平台倾斜、甚至倾翻等意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跑车提升装置
- 下一篇:行车式双臂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