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相结合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9874.2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夏想;周君;刘玥;王力;何林;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G06K9/00;G06K9/03;G09B9/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场景 驾驶模拟器 眼动仪 驾驶 驾驶员反应 时间计算 视频数据 应急反应 刹车 时间特性 校准 佩戴 采集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相结合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在驾驶模拟器中搭建试验场景;以试验场景对待佩戴的眼动仪进行校准;从驾驶模拟器中采集获取驾驶过程中刹车数据,以及从眼动仪中获取试验场景中驾驶视频数据,根据刹车数据以及驾驶视频数据计算获得在试验场景的驾驶过程中各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时间。本发明实现不同试验场景下各紧急情况时应急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相结合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两车之间保持合适的安全车距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在人、车、路构成的交通体系中,驾驶员的地位至关重要。驾驶员的应急反应,即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作出的一系列风险感应与规避行为,是影响车辆在紧急过程中运动状态的直接因素,关系到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因此实际驾驶员的应急反应时间研究是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
国内在眼动仪的研制和开发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张明魁等人研制了红外光电反射眼动测量系统。20世纪90年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利用红外摄像法原理研制了头盔式眼动仪—西电.3B头盔式眼动测量仪。随着人们对眼动仪的研究深入,眼动仪的记录精度与记录速度将不断提高,一些粗糙的眼动记录方法将逐渐淘汰,同时眼动仪在开发与应用方面也将趋于自然,在应用上将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眼动仪的应用从驾驶员行为的角度对道路交通问题进行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相结合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方法,实现不同试验场景下各紧急情况时应急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相结合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S1,在驾驶模拟器中搭建试验场景;
S2,以试验场景对待佩戴的眼动仪进行校准;
S3,从驾驶模拟器中采集获取驾驶过程中刹车数据,以及从眼动仪中获取试验场景中驾驶视频数据,根据刹车数据以及驾驶视频数据计算获得在试验场景的驾驶过程中各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时间。
进一步的,试验场景包括道路场景、交通流和自然环境。
进一步的,以试验场景对待佩戴的眼动仪进行校准的过程为:
调整眼动仪的场景摄像头和眼部摄像头使之能准确识别试验场景中道路信息和瞳孔;
然后以试验场景用“四点标定法”进行眼动仪的校准。
进一步的,根据刹车数据以及驾驶视频数据计算获得在试验场景的驾驶过程中各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时间的过程为:
首先,通过驾驶视频数据找到驾驶人发现各紧急情景的时刻,根据眼动仪与驾驶模拟器之间时间误差将此时刻转换成与模拟器对应的时间t1;
然后,在刹车数据中分析寻找驾驶员在各紧急情境中踩下制动踏板的时刻t2;
从而计算出驾驶员在各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时间为t2-t1。
进一步的,计算出驾驶员在各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时间为多次取平均值。
进一步的,计算出驾驶员在各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时间为三次取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驾驶模拟器、眼动仪不同场景下应急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为驾驶行为安全性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