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9976.4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组件 预制构件 组合 | ||
1.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螺接体;
螺母套筒,与螺接体轴向对置;
插杆,其轴向两端分别形成螺接头和变径插接头;以及
止脱机构,由导正环封盖在所述螺母套筒内用以逆向卡止变径插接头;
其中,所述螺接头与螺接体螺纹连接固定,导正环具有供插杆贯穿的通孔,通孔包含轴向长度值L1大于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的导正孔段,以使插杆在穿越过程中自身中轴线与导正环中轴线A逐渐靠拢直至趋近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正孔段的轴向长度值L1大于导正孔段的最小内孔径值d;
和/或,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大于或等于变径插接头的最大外直径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由螺接体至螺母套筒的方向上,导正孔段的内孔径逐渐减小,且所述导正孔段的内壁轮廓母线B与导正环的中轴线A间形成角度值为0.01°~5°的夹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螺接头和变径插接头之间由杆体衔接,且杆体和变径插接头均呈回转体状;
在由螺接体至螺母套筒的方向上,变径插接头包含外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变径段和外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段;
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连接处至杆体外周壁的最短直线C与杆体的中轴线E形成角度值为0.01°~5°的夹角θ,且夹角θ的角度值小于等于夹角α的角度值;
优选的,夹角α的角度值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正孔段轴向长度值L1为变径插接头轴向长度值L2的1.05倍~3倍;
优选的,导正孔段的轴向长度值L1为导正孔段的最小内孔径值d的1.15倍~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按装配时插杆的先后穿越顺序将导正环的轴向两端分别区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通孔还具有位于导正环第二端且连接导正孔段的锥形约束孔段,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锥形约束孔段的内孔径逐渐增大,锥形约束孔段可至少部分容纳用于逆向卡止插杆的止脱机构;
优选的,所述导正环的外壁形成有由第二端延伸向第一端的外螺纹,所述导正环的第二端环绕中轴线间隔开设两条以上剖沟,剖沟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锥形约束孔段的轴向长度;
导正环的第一端形成有便于旋拧的第一扭矩施加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机构包含环状卡止体和内置于所述螺母套筒并向导正环方向抵推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弹性元件;
所述环状卡止体具有两个以上可依次首尾连接以组合环绕形成有中心通孔的弧形卡块,第二变径段经中心通孔贯穿并撑散开环状卡止体后,各弧形卡块在弹性元件的抵推作用下沿锥形约束孔段复位聚拢在所述第一变径段位置以逆向卡止所述变径插接头;
或者,所述环状卡止体呈一整体,且所述环状卡止体的内周壁环绕中轴线开设有至少两条径向沟槽,当所述插杆向环状卡止体的一端施加轴向抵推力和/或远离中轴线的径向抵推力时,所述环状卡止体于至少部分数量的径向沟槽处分裂成两个以上独立的弧形卡块,第二变径段贯穿分裂的环状卡止体后,各弧形卡块在弹性元件的抵推作用下沿锥形约束孔段复位聚拢在所述第一变径段位置以逆向卡止所述变径插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9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包含长链二元酸的混合物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