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0009.X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刘岩;王文波;韩金;朱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新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网线 连接 交换机 | ||
本发明属于交换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本发明包括设有网线插孔的交换机本体,交换机本体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主架和活动件;主架设置于网线插孔一侧的交换机本体上,该主架与网线插孔之间留设有活动空间,主架上对应网线插孔设有通槽甲,通槽甲指向网线插孔设置;活动件的尾端轴向滑动配合于通槽甲的槽底,活动件的头端位于网线插孔的一侧,并且活动件的头端外围设有凸台,活动件可拆卸外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至凸台和主架,活动件的沿其轴向设有固定网线的通槽乙,以提高网线连接的稳定性,插拔过程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
背景技术
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网络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
传统的网络交换机的网线插孔与网线插头插接相连,通过设置在网线插头上的弹性卡片与网线插孔内的卡扣配合,抽拔网线插头的时候,按下弹性卡片接触卡扣配合即可,这种方式存在有诸多问题,交换机的网线插孔很多很密集,很难顺利触及到弹性卡片,有的时候甚至直接暴力抽拔,造成弹性卡片出现损坏,使得后续连接极不稳定,容易松动,当有人碰倒网线时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网络断开,甚至损坏网络交换机的接口,为了提高网线的连接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具有防松动的交换机,但是防松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利于市场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以提高网线连接的稳定性,插拔过程十分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包括设有网线插孔的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主架和活动件;所述主架设置于所述网线插孔一侧的所述交换机本体上,该主架与所述网线插孔之间留设有活动空间,所述主架上对应所述网线插孔设有通槽甲,所述通槽甲指向所述网线插孔设置;所述活动件的尾端轴向滑动配合于所述通槽甲的槽底,所述活动件的头端位于所述网线插孔的一侧,并且所述活动件的头端外围设有凸台,所述活动件可拆卸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至所述凸台和所述主架,所述活动件的沿其轴向设有固定网线的通槽乙。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的时候将弹簧套在网线上之后,然后将网线通过通槽乙的槽口固定在通槽乙的槽底,接着将活动件整体固定在通槽甲的槽底,其中弹簧按照前述的要求两端分别抵靠至所述凸台和所述主架,通过弹簧的弹力将网线插头向网线插孔的一侧抵靠。由于采用弹簧将其抵靠过去,可以显著提高网线连接的稳定性,及时弹性卡片失去弹性,可以将其稳定的固定在插孔内,保证数据稳定传输,插拔过程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头端一侧的通槽乙边缘设有固定网线插头的弹性卡片自由端的卡缝,通过卡缝可以将弹性卡片的自由端固定,避免其弹起与网线卡孔卡扣,由此弹性卡片不再对网线插头起到固定的作用,单纯通过本方案的弹簧进行固定,拆卸网线插头的时候,无需其他操作,只需要将网线插头向外拔克服弹簧的弹力就可以将网线拔出,以便更好的固定或者拆卸网线插头。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通槽甲转动配合,所述卡缝为偏离所述通槽乙轴心线的大径阶梯孔,所述网线插头的弹性卡片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大径阶梯孔内远心点一侧的,通过转动所述活动件,所述网线插头的弹性卡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大径阶梯孔接触点,由远心点一侧转换为近心点一侧。
采用偏离通槽乙轴心线的大径阶梯孔设计,在网线位于通槽乙槽底的时候,大径阶梯孔的侧壁与网线的距离(卡缝)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网线在槽底位置不动,初始状态将弹性卡片的自由端处于卡缝较宽的一侧,此时弹性卡片的自由端活动空间较大,可以自由弹起与网线插孔卡扣锁定,转动活动件,弹性卡片将逐渐位于卡缝较窄的一侧,通过卡缝的侧壁将下压弹性卡片,进而使弹性卡片与网线插孔的卡扣分离,此时没有弹性卡片的束缚,可以很轻松的向外拔出网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新,未经陈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