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景泰蓝工艺制备二胡琴筒的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0076.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胡琴筒 琴皮 粘接 制备 景泰蓝工艺 烧焊 铜胎 制胎 高温环境 环境影响 协调性 铜板 裁取 蒙皮 掐丝 前口 琴筒 软化 胎体 制作 焊接 模具 木质 音色 衔接 造型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景泰蓝工艺制备二胡琴筒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胎:制作二胡琴筒的模具,裁取铜板制作胎体,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焊接后便成为二胡琴筒铜胎造型;(2)、掐丝;(3)、烧焊;(4)、蒙皮:在二胡琴筒的前口粘接上琴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制胎工艺来制备二胡琴筒,制得的铜胎琴筒不会受环境影响,音色比木质的更好,琴皮粘接安排在烧焊后,此时二胡琴筒表面温度较高,琴皮粘接后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琴皮的软化,进而提高琴皮振动的协调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二胡琴筒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民族拉弦乐器,以二胡为例:由琴头、琴杆、琴轴、琴筒、千斤、琴码底托、琴弓组成。琴筒在按琴杆的一方蒙有蟒皮或蛇皮。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一般用乌木,红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径(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由于琴筒用木材制成,琴筒受到气候温度的变化,易造成琴筒变形,甚至开裂,使皮膜松动甚至脱落,影响发音,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1576438U公开了胡琴琴筒,包括琴筒本体,所述琴筒本体由金属外壳和传统琴筒材料制成的内筒复合构成整体。虽然金属外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气候影响,但是不能完全杜绝水汽的产生,当水汽在内筒滋生时还是会影响音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的二胡琴筒的材质为木质或是金属外壳和木质内筒组成的复合筒体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琴筒受潮或者温度变化造成的琴筒变形,影响发音,为此提供一种利用景泰蓝工艺制备二胡琴筒的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借鉴景泰蓝的部分工序来制备铜制的二胡琴筒,用铜来完全取代木质材料,从根本上避免琴筒受环境影响音质,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没想到过的尝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景泰蓝工艺制备二胡琴筒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胎:制作二胡琴筒的模具,裁取铜板制作胎体,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焊接后便成为二胡琴筒铜胎造型;(2)、掐丝;(3)、烧焊;(4)、蒙皮:在二胡琴筒的前口粘接上琴皮。
所述方案的改进是还包括步骤(5)、密闭:将二胡琴筒用棉布包裹放置10-20min。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对步骤(5)中的二胡琴筒进行超声震荡3-5min。
一种二胡琴筒,由上述方案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制胎工艺来制备二胡琴筒,制得的铜胎琴筒不会受环境影响,音色比木质的更好,琴皮粘接安排在烧焊后,此时二胡琴筒表面温度较高,琴皮粘接后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琴皮的软化,进而提高琴皮振动的协调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利用景泰蓝工艺制备二胡琴筒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胎:制作二胡琴筒的模具,裁取铜板制作胎体,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焊接后便成为二胡琴筒铜胎造型;(2)、掐丝;(3)、烧焊;(4)、蒙皮:在二胡琴筒的前口粘接上琴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未经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