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联管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0559.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岗;刘燕燕;裘秋波;姚进强;庞露林;纪文强;陈慧亮;林森;周炯;陈小燕;董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H04L29/08;G08C17/02;H04N7/18;H04Q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再生 机组 智联管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联管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就地热再生机组、环境采显系统、第一触控系统、第二触控系统、第三触控系统和远程管控平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路线基础库;系统初始化;建立通信连接;施工数据采集;施工数据交互、存储和上传;施工状态判断;施工数据显示;数据异常判断;施工异常警示;人工决策及反馈。本发明能够对就地热再生机组设备运行状态、加热温度和摊铺温度、突发情况进行过程管控,对施工质量进行事后分析追溯,实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养护工程的远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施工实时纠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就地热再生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技术设备,对原有路面进行热处理和铣刨,期间添加再生剂等材料,之后进行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沥青路面的再利用。该技术的实施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整形、复拌、加铺。就地热再生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重新利用废旧混合料,第二种含义是是恢复废旧混合料中的沥青路用性能,添加再生剂,提高性能,使之达到或接近新沥青的路用性能标准。
在老化的沥青路面中实施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将旧的、老化的沥青混合料加以重新利用,实现其价值的充分利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应用此技术,解决了废弃旧沥青材料的堆放问题,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因开采矿石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可持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目标,具有社会和环境效益。大量的实践证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不仅具有社会效益、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适用条件低可施工性高,有助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就地热再生设备庞大复杂,施工工艺尤其是对路面现场加热难以控制。如何有效地加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养护施工质量的监管水平,是养护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此,从解决就地热再生机组设备运行状态控制、温度控制(加热温度控制和摊铺温度控制)、突发情况控制三个方面问题出发,提供一种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联管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联管控系统包括就地热再生机组、环境采显系统、第一触控系统、第二触控系统、第三触控系统和远程管控平台。
所述的就地热再生机组包括第一加热机、第二加热机和再生机,在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前进方向上,第一加热机、第二加热机和再生机由前到后顺次排列;
所述的环境采显系统位于第一加热机前方;第一触控系统、第二触控系统、第三触控系统分别位于第一加热机、第二加热机和再生机内;
所述环境采显系统包括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地表温湿度采集模块、温湿度显示屏、风速采集模块、环境数据通信模块、环境视频模块和光伏电源模块。
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地表温湿度采集模块、风速采集模块分别采集环境温湿度、地表温湿度和风速信息,并通过温湿度显示屏呈现,所述地表温湿度采集模块采集方向垂直于路面;所述环境数据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三触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环境视频模块投射方向与就地热再生机组前进方向相反,用于获取热再生机组施工实况图像;所述光伏电源模块为环境采显系统内部元件提供电能。
所述第一触控系统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一触控显示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散热模块、第一接口电路、第一视频模块和第一对讲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