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改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0913.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忠;梁小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4 | 分类号: | G01N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杨氏模量 实验仪 孔洞 长方形塑料盒 改进装置 钢管支架 杨氏模量实验 地脚螺钉 固定夹头 实验仪器 有效长度 对齐 塑料盒 底面 刻线 砸伤 钢丝 海绵 砝码 测量 穿过 | ||
本发明所述的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改进装置实现的发明目的是:准确的测量出杨氏模量实验中钢丝的有效长度并且避免实验者不被砝码砸伤,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两侧的钢管支架上刻上刻度,并且使上固定夹头的末端与钢管支架上的零刻线对齐,设计一个装有海绵的长方形塑料盒,塑料盒底面有三个孔洞,实验仪器的地脚螺钉穿过长方形塑料盒底面的孔洞与地面直接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测量钢丝直径领域。
背景技术
拉伸法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是一个传统的物理实验,在仪器的调节和使用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钢丝原长是指杨氏模量实验仪中固定钢丝的上夹头与下夹头之间的距离,但由于两夹头之间有两个较大的平台,使得测量时米尺无法紧贴夹头,这样会在测量钢丝的有效长度时引入较大的误差。为了增减砝码,实验中所用的砝码都有一个豁口,因此加在砝码盘上的砝码很容易掉下来,砸伤实验者或者周围的同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改进装置,即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杨氏模量实验仪中钢丝的有效长度,又能避免实验者不被砸伤。
本发明所述的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改进装置实现的发明目的是:准确的测量出杨氏模量实验中钢丝的有效长度并且避免实验者不被砝码砸伤,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仪两侧的钢管支架上刻上刻度,并且使上固定夹头的末端与钢管支架上的零刻线对齐,因为下夹头的顶端与测量平台的上底面平齐,所以测量平台的上底面所对应钢管支架上的刻度值既是钢丝的有效长度。设计一个装有海绵的长方形塑料盒,塑料盒底面有三个孔洞,可以让实验仪器支架底座的三个地脚螺钉穿过,这样就避免了砝码直接落在地上砸伤人,又不影响地脚螺钉调节钢丝的垂直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实验仪器两侧钢管支架上的刻度线就可以准确的测量出钢丝的有效长度,利用装有海绵的长方形塑料盒即可以保护实验者的安全,又不影响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仪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长方形塑料盒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上固定夹头,2、刻度线,3、钢丝,4、砝码,5、砝码托盘,6、地脚螺钉,7、下夹头,8、测量平台,9、砝码豁口,图2中,10、长方形塑料盒、11、塑料盒底面的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固定夹头(1)的末端与刻度线(2)中的零刻线对齐,固定上固定夹头,地脚螺钉(6)穿过长方形塑料盒(10)底面的孔洞(11),长方形塑料盒(10)里面装满了海绵。实验时,调节下夹头(7)的顶面与测量平台(8)的上底面平齐,钢丝的有效长度既是测量平台(8)所对应刻度线(2)的刻度值,实验仪器放在长方形塑料盒(10)里,实验仪器的地脚螺钉(6)穿过长方形塑料盒(10)底面的孔洞(11)与地面直接接触,即使砝码(4)通过砝码豁口(9)从砝码托盘(5)上掉下来,也不会直接掉在地上砸伤实验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型材料的强度测试仪
- 下一篇:杨氏模量实验仪器的改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