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及激光手电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0969.6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郑治国;李秀斌;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3/14;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杨钊霞;张柳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光 波长转换装置 光轴 激光手电筒 折叠 光学反射器 光学系统 激光器 照明光 出射光学系统 入射光学系统 激光 大功率激光 远距离照明 出射光轴 多次反射 光束形成 不重合 高效率 体积小 折叠的 手电筒 出射 光路 吸收 | ||
1.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光学系统、波长转换装置(901)及出射光学系统;入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201)及多个光学反射器,激光器(201)用于发出激发光,多个光学反射器用于对激发光进行多次反射以折叠光束形成多光轴并引导最后折叠的激发光至波长转换装置(901);波长转换装置(901)用于吸收部分激发光形成受激光;受激光和未被波长转换装置(901)吸收的激发光形成照明光由出射光学系统出射;激光器(201)发出的激发光所在光轴和照明光的出射光轴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学系统还包括设于激光器(201)和第一光学反射器(401)之间的第一小透镜(301),第一小透镜(301)用于将激光器(201)发出的平行或近平行蓝色激发光进行聚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后一个光学反射器与波长转换装置(901)之间设有第二小透镜(501),入射光学系统及出射光学系统均包括所述第二小透镜(501);波长转换装置(901)位于第一小透镜(301)和第二小透镜(501)的组合焦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出射光学系统还包括设于光出射方向最外部的出光透镜(601);波长转换装置(901)位于出光透镜(601)与第二小透镜(501)的组合焦点上;受激光和未被波长转换装置(901)吸收的激发光经由第二小透镜(501)及出光透镜(601)准直后形成近平行的照明光出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反射器包括所述第一光学反射器(401)及第二光学反射器(402);激光器(201)和第一光学反射器(401)设于第一光轴(701)上,照明光的出射光轴为第二光轴(702),波长转换装置(901)位于第二光轴(702)上;第一光学反射器(401)用于对激光器(201)发出的蓝色激发光进行第一次偏转,经第一次偏转后的蓝色激发光与第二光轴(702)相交位置设置第二光学反射器(402),第二光学反射器(402)用于对第一次偏转后的蓝色激发光进行第二次偏转以使蓝色激发光光轴与第二光轴(702)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轴(701)和第二光轴(702)相互平行并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蓝色激发光出射方向在第一光学反射器(401)后设有遮挡结构(801);或/且波长转换装置(901)为黄磷荧光粉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学反射器(402)镜面反射面积大于入射蓝色激发光束的截面积,且在垂直第二光轴(702)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经第二小透镜(501)后出射的照明光束在第二光学反射器(402)位置的截面积上的1/3,并小于第二小透镜(501)直径最大处截面积的1/2。
9.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入射光学系统、波长转换装置(901)及出射光学系统;入射光学系统为多个并围绕波长转换装置(901)设置;且所有入射光学系统中的最后一个光学反射器形成的整体结构与波长转换装置(901)之间设有第二小透镜(501),入射光学系统及出射光学系统均包括所述第二小透镜(501)。
10.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100),包括筒体(101)及筒头(103),其特征在于,筒头(103)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筒体(101)内设有为激光器(201)提供电能的电池(104),筒体(101)上设有用于控制激光器(201)打开和关闭的开关(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