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铁涂层的印刷液及制备印铁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1391.6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渝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龚世妍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铁 印刷液 稀释剂 固化促进剂 耐高温树脂 固化剂 制备 环氧树脂 发动机 二甲基甲酰胺 甲基吡咯烷酮 丝网印刷方式 三乙烯四胺 四乙烯五胺 活塞 不锈钢粉 厚度均匀 原料组成 双氰胺 粘结力 缸体 铝材 摩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铁涂层的印刷液,所述印刷液的原料组成为耐高温树脂、不锈钢粉、稀释剂、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所述耐高温树脂为环氧树脂E‑44,所述稀释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固化剂为双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所述固化促进剂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本发明的印刷液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来制备印铁涂层,无环境污染,材料浪费少,印铁涂层厚度均匀,粘结力牢固。完全适用于铝材的活塞和缸体,形成有效的摩擦副,在降低发动机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活塞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铁涂层的印刷液及制备印铁涂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来说,发动机好比是汽车的“心脏”,而活塞则是发动机的“中枢”,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活塞裙部是活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塞裙部-缸套摩擦副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其功能的保障,活塞裙部-缸套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最重要、工作条件最为苛刻的摩擦副之一,同时也是发动机中摩擦损失最大的摩擦副。而且活塞又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活塞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瞬时温度可达2500K以上,因此,受热严重,而散热条件又很差,所以活塞工作时温度很高,顶部高达600~700K,且温度分布很不均匀;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很大,特别是作功行程压力最大,汽油机高达3~5MPa,柴油机高达6~9MPa,这就使得活塞产生冲击,并承受侧压力的作用;活塞在气缸内以很高的速度(8~12m/s)往复运动,且速度在不断地变化,这就产生了很大的惯性力,使活塞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活塞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会产生变形并加速磨损。活塞的磨损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活塞环槽磨损、顶部燃烧室烧毁、活塞裙部擦伤磨损。
而为了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对活塞的表面强化处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活塞的表面强化处理分为强化活塞头部、环槽和裙部外圆三种,旨在防止活塞头部及环槽因高温产生的熔融、开裂、积炭及磨损,以及改善裙部与缸套的早期磨合性能。大部分采用了硬阳极氧化处理、电镀硬铁、镀锡、镀铅、喷涂石墨和二硫化钼等技术,还试验等离子喷涂及电镀环槽工艺,并开展了对铝石墨粒子电化学的相容性、激光辐射强化可能性和无电子涂层等研究。当发动机在冷机起动要求高时,油膜带常常被破坏,活塞裙部与缸套直接接触,可能产生拉伤,卡缸等现象。因此为降低活塞裙部的磨损,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采用优化活塞的设计结构,二是使用涂层,优化活塞的摩擦学性能。早期在活塞裙部外圆上,敷以表面涂层、改善活塞早期磨合性能。活塞裙部表面涂层有镀锌、铜、硬铁,喷涂石墨、二硫化钼,浸锡、铅等。
但是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对发动机的要求是高性能,低重量,低成本。为达到这一目的,现在发动机的缸体材料发生改变,由以前的铁变成铝,减轻发动机重量。此外发动机上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取消缸套,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二来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成本。比如现在的赛车发动机都是采用无缸套的形式。但是如果以活塞是铝材,缸体也是铝材状态,采用无缸套的形式,在活塞裙部和缸套间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摩擦副,更加降低发动机寿命,给汽车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印铁的印刷液中因为铁的密度较大,导致印铁液不均匀,容易沉淀;相对于印石墨来说,印铁涂层和基体的粘结力较难控制;印铁涂层外观易导致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铁涂层的印刷液,还提供一种利用这种印刷液制备印铁涂层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印铁涂层的印刷液,所述印刷液的原料组成为耐高温树脂、不锈钢粉、稀释剂、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树脂为环氧树脂E-44,所述稀释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固化剂为双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所述固化促进剂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
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印刷液的原料包括15-19份环氧树脂E-44,10份不锈钢粉,22-27份N-甲基吡咯烷酮,5-6份双氰胺,17-20份二甲基甲酰胺,5-6.5份三乙烯四胺,1.8-2.1份四乙烯五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渝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渝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1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