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1403.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徐乾坤;李天璐;左佑;李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层 铝合金工件表面 铝合金表面 铝合金工件 原位生长 电解液 前处理 微弧氧化陶瓷层 微弧氧化处理 碳化硅砂纸 膜层性能 氢氧化钴 晾干 保色性 结合力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表面在碳化硅砂纸上磨拋,并进行清洗和晾干,从而得到前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将所述前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置于电解液中,并向电解液中加入2~5g/L的氢氧化钴,然后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从而在铝合金工件表面制得一层均匀的蓝色微弧氧化陶瓷层。本发明不仅蓝色陶瓷层具有很好的厚度,而且蓝色陶瓷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保色性好、膜层性能效果十分理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着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及铝合金制品的表面着色技术中,蓝色膜层因其独特的光学功能和装饰性能,在航海、光学仪器、建筑饰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铝合金着色方法主要是阳极氧化技术,但是阳极氧化在低电压低电流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氧化膜层较薄、与基体结合性较差、保色性不好、膜层性能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不仅使蓝色陶瓷层具有很好的厚度,同时蓝色陶瓷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保色性好、膜层性能效果十分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包括:
步骤1、将待处理的铝合金工件表面在碳化硅砂纸上磨拋,并进行清洗和晾干,从而得到前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
步骤2、将所述前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置于电解液中,并向电解液中加入2~5g/L的氢氧化钴,然后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从而在铝合金工件表面制得均匀的蓝色陶瓷层。
优选地,所述的电解液包括8~12g/L的(NH4)2HPO4、8~15g/L的CH3COONH4和8~14g/L的H3PO4。
优选地,所述微弧氧化处理采用的参数包括:恒流模式下电流密度为12~16A/dm2、频率为500Hz~800Hz、占空比为75~85%、时间为20~30min。
优选地,所述的铝合金工件为LY-12铝合金和7A04铝合金。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清洗是采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采用特定的微弧氧化工艺参数,使铝合金本体在微弧氧化过程中,溶液中的钴离子可以与铝基体表面生成的氧化铝在局部火花足够高的温度下在膜层孔隙中直接生成蓝色的化合物,从而可使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出色泽靓丽的蓝色陶瓷层;由于微弧氧化生成的蓝色陶瓷层是在铝合金基体上原位生成的,因此该蓝色陶瓷层具有很好的厚度,而且蓝色陶瓷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保色性好、膜层性能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蓝色陶瓷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1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