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对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1662.8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华;刘岚;陈彬;姜明华;沈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B57/00;A61P29/00;A61K31/519;C12P17/18;C12N1/14;C12R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对 喹唑啉酮 生物碱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对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海鞘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canescens SYSU‑MS4829于2018年7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60402,其可发酵产生结构如式(Ⅰ)和式(Ⅱ)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所述海鞘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canescens SYSU‑MS4829自深圳大澳湾海鞘中分离得到,其可代谢产生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penicamide A,其拆分后分得的光学纯化合物(+)‑penicamide A和(‑)‑penicamide A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均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细胞RAW264.7产生NO,其IC50分别为35.1μM、47.5和27.2μM;且同时所有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均无细胞毒;因此消旋体化合物(±)‑penicamide A,及光学纯化合物(+)‑penicamide A和(‑)‑penicamide A具有良好的作为抗炎药物潜力,可制备抗炎药物进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及药物化合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对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发生的生理和病理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炎症作为有益的防御反应对机体抵抗外界刺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和持续的炎症反应则可造成机体组织的损伤和功能性的障碍。许多常见疾病 (例如:肿瘤、哮喘、高血压、阿尔兹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由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内毒素成分脂多糖(LPS)所诱发的细菌感染性炎症是最为常见的炎症类型(例如:急性肺炎、肾盂肾炎、脑膜炎等)。
目前治疗炎症的药物可分为甾体类抗炎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大类。这些药物的使用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COX-2 抑制剂的心血管毒性。因此,对抗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仍然是药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发现寻找高效、低毒、低成瘾性的新型抗炎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天然产物具有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特点,而其中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可以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进行再生产获得,具有不破坏生态平衡、易实现产业化等优势,从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抗炎药也是目前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对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本发明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细胞RAW264.7产生 NO,其IC50为35.1μM,且同时对RAW264.7细胞无细胞毒性,具有作为抗炎药物的良好潜力,可制备抗炎药物进行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的制备过程。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海鞘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canescens SYSU-MS4829 在制备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其结构如式(Ⅰ)和式(Ⅱ)所示:
本发明同时还保护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的制备方法,过程为所述喹唑啉酮生物碱对映体分离自保藏编号为GDMCC 60402的海鞘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canescensSYSU-MS4829的菌体。
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1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