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汞尾矿同步高效浸出汞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2521.8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涌;公旭中;常炳恩;李玉强;王志;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43/00;C22B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 浸出液 尾矿 浸出率 汞锑 环境友好 挥发问题 尾矿颗粒 浸出渣 可循环 离心泵 液固比 储槽 湿法 成型 装入 流出 能耗 返回 | ||
一种汞尾矿同步高效浸出汞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汞尾矿中汞含量0.01‑2%,锑含量0.01‑2%,将直径5‑30mm、长度10‑100mm的成型汞尾矿颗粒自然装入浸出柱,采用40‑120g/L NaOH和10‑100g/L Na2S作为浸出液,浸出液自浸出柱上方流入,底部流出进入储槽,并通过离心泵重新返回浸出柱,浸出液流速3‑20mL/min,浸出时间48‑144h,浸出温度20‑60度;浸出结束后,在液固比0.8‑1.2:1条件下,水洗浸出渣;汞浸出率高于92%,锑浸出率高于70%。本发明采用湿法静置浸出工艺,能耗低,浸出液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汞挥发问题,环境友好;可以实现汞和锑的同步高效浸出,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于汞、锑含量较低的尾矿,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汞尾矿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汞尾矿是汞矿采选冶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废弃矿物资源。由于尾矿中汞含量较低,无法采用传统火法炼汞工艺进行处理,通常进行堆存处理,目前仅陕西旬阳汞矿已产生汞尾矿230万吨。汞尾矿中含有汞、锑等多种重金属,在地表风化和降雨淋滤作用下,将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汞,严重污染环境。堆存尾矿周围矿区土壤中汞含量通常较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亟需汞尾矿脱毒和安全处置技术。
目前含汞尾矿处理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固化法、植被吸收法等,其中热分解法是利用汞加热易挥发特性将汞分离,但汞含量低,能耗高;固化法是采用固化和玻璃化技术封存汞,由于未将汞分离,仍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植被吸收法是将汞吸附于植被中,但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锑往往与汞伴生,以往汞尾矿处理一般忽略锑的影响。
另一方面,汞也是触媒、照明灯等生产过程重要的原料。锑作为合金原料、阻燃剂等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在汞尾矿无害化处理过程,实现高价值汞、锑的回收,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汞尾矿同步高效浸出汞锑的方法,既实现了汞尾矿无害化处理,又可回收汞、锑有价金属。
一种汞尾矿同步高效浸出汞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直径5-30mm、长度10-100mm的成型汞尾矿颗粒自然装入浸出柱,采用40-120g/L NaOH和10-100g/L Na2S作为浸出液,浸出液自浸出柱上方流入,底部流出进入储槽,并通过泵重新输入浸出柱,浸出液流速3-20mL/min,浸出时间48-144h,浸出温度20-60度;浸出结束后,在液固比0.8-1.2:1条件下,水洗浸出渣;汞浸出率高于92%,锑浸出率高于70%;
所述成型汞尾矿颗粒直径优选范围10-20mm,所述长度优选范围15-50mm;
所述NaOH浓度优选范围50-80g/L,所述Na2S浓度优选范围20-60g/L;
所述浸出液流速优选范围5-15mL/min;
所述浸出温度优选范围30-50度。
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的优点是:
(1)采用湿法静置浸出工艺,能耗低,浸出液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汞挥发问题,环境友好;
(2)可以实现汞和锑的同步高效浸出,成本低,操作简单;
(3)适用于汞、锑含量较低的尾矿,适应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例仅限于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权利要求的全部内容,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2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