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性套筒滑杆外包铅体的缸内流变型复合支座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251.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芳;李素梅;魏剑伟;牛力军;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套筒 外包 内流 变型 复合 支座 阻尼 | ||
1.一种刚性套筒滑杆外包铅体的缸内流变型复合支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橡胶粘结层(2)与钢板层(3)上下交替粘合制成的支承体(1),支承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连接支承体(1)与结构物的连接板(4),支承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的孔腔,孔腔内设置有复合阻尼器(5),所述的复合阻尼器(5)包括竖向设置在中央的刚性滑杆(6),刚性滑杆(6)上套有紧密贴合的刚性套筒(7),刚性滑杆(6)的一端设置锚固端头(8),锚固端头(8)为球体形,刚性滑杆(6)的另一端设置锥形尖端,锥形尖端伸出刚性套筒(7),刚性滑杆(6)与刚性套筒(7)包封在铅体(9)内,铅体(9)与孔腔周边紧密贴合,铅体(9)的顶部与支承体(1)顶部连接板(4)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刚性滑杆(6)的顶部与支承体(1)顶部连接板(4)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刚性滑杆(6)设置有两组,每一组刚性滑杆(6)均套有刚性套筒(7),且两组刚性滑杆(6)的锚固端头(8)和锥形尖端反向设置;当支承体支座发生侧移时,复合阻尼器中的铅体由于塑性剪切变形而产生阻尼力进行耗能;复合阻尼器内设置的刚性滑杆沿着刚性套筒滑动,刚性滑杆对铅体产生挤压力使其在孔腔内产生塑性流动,从而产生新的阻尼力;锥形尖端超出刚性套筒,在支座水平侧移达到设计限值之前,锥形尖端在刚性套筒之外,未滑入刚性套筒内,孔腔内铅体、刚性套筒及滑杆的总体积恒定并等于孔腔的容积,复合阻尼器属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支座水平侧移刚达到设计限值时,锥形尖端刚好完全滑入刚性套筒内,受挤压铅体挤入刚性套筒筒口的难度增加,铅体的挤压力开始增大,阻尼力开始出现增大拐点;当支座水平侧移超出设计限值后,锥形尖端继续进入刚性套筒内,致使刚性套筒的筒口有产生空腔的趋势、并使孔腔的容积有增大的趋势,但孔腔的容积是恒定的,铅体继续被挤入刚性套筒,但难度显著增加,导致铅体的挤压力显著增大,起到侧移约束限位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套筒滑杆外包铅体的缸内流变型复合支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滑杆(6)的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性套筒滑杆外包铅体的缸内流变型复合支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套筒(7)的一端靠紧锚固端头(8),刚性套筒(7)的外壁表面打毛,两组刚性套筒(7)相互连接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