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259.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员;王朝林;张俊兵;王红凯;何大伟;苏雅拉图;张传顺;于善毅;王熙;胡国伟;史立;付民光;唐维东;薛泽民;张正宁;梁卿恺;谷波涛;郭发民;张玉苗;杨振旭;张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布置 安装 预埋件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的设备。解决了人工布置安装预埋套管及螺旋筋效率非常低下的问题,包括地面固定设置的行走梁架,行走梁架中央地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轨道板的定位支座,沿行走梁架上侧对称布设的轨道,轨道两端的行走梁架中位各设置有共同牵引同一钢丝绳的驱动拉伸装置,行走梁架上两侧轨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可调定位器,行走梁架的轨道上设置有横夸两侧轨道的行走梁A以及行走梁B,行走梁A与行走梁B两端侧之间对称连接有间距调整缸,行走梁A外端对应轨道若干间隔的可调定位器的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定位缸。本发明及布置方法可准确快速的在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安装放置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的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板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预先布设安置预埋件,如,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的预制生产过程中,需要预先在轨道板模具(承轨壳)中,布置安装若干预埋套管及螺旋筋,因预埋套管及螺旋筋外型不规则,而且定位安装需要较高的精确度,采用常规自动化夹取安装难度大,控制成本较高,准确性差,所以目前依然采用人工布置安装,通过人工的方式保证可靠性,显然这不能保证生产质量,效率非常低下,所以急需一种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套管及螺旋筋的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人工布置安装预埋套管及螺旋筋效率非常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的设备。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内布置安装预埋件的设备,包括地面固定设置的行走梁架,行走梁架中央地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轨道板的定位支座,沿行走梁架上侧对称布设的轨道,轨道两端的行走梁架中位各设置有共同牵引同一钢丝绳的驱动拉伸装置,行走梁架上两侧轨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可调定位器,行走梁架的轨道上设置有横跨两侧轨道的行走梁A以及行走梁B,行走梁A与行走梁B分别通过底部的滑块与轨道滑动连接,行走梁A与行走梁B并排相邻设置,行走梁A与行走梁B两端侧之间对称连接有间距调整缸,行走梁A外端对应轨道若干间隔的可调定位器的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定位缸,行走梁A中间对称设置有两套预埋套管布置安装装置,行走梁B中间对称设置有两套螺旋筋布置安装装置。
预埋套管布置安装装置包括双层顶板、滑套、提升油缸、压下油缸、油缸支座、导筒、接料筒、动作缸、导杆,双层顶板四边通过螺栓安装于行走梁A底侧,双层顶板结构为上下双层板,上板中部设置过孔,穿过过孔在下层板安装有向下伸出的提升油缸,提升油缸杆端下部连接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上位于提升油缸外侧对称设置有压下油缸,压下油缸上侧穿过双层顶板,双层顶板位于压下油缸穿过的位置设有滑套,油缸支座上还设置有两对称的导筒,导筒对称设置在压下油缸外侧,导筒下方设置有对称的接料筒,两侧接料筒之间连接有动作缸和用于导向的导杆。
压下油缸的外缸筒体为导柱形式,压下油缸的外缸筒与滑套孔轴间隙配合,所述的双层顶板安装面为整体带有倾角的斜面。
油缸支座设置有对称的定位导向筒孔,定位导向筒孔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开式的平面滑台,平面滑台一侧安装连接两接料筒的动作缸,另一侧设置有小滑套,导杆穿过小滑套,动作缸为双出杆油缸,两端可同步伸出/缩回。
接料筒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接料管和动作缸连接板,接料管和动作缸连接板通过筋板连接,动作缸连接板两侧设置贯穿的孔,其中一端的孔内还焊接设置有滑孔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