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699.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霄睿;孙丰鑫;傅佳佳;高卫东;崔荣荣;向军;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44;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戴风友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信号 面料 听觉 风格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织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的检测装置的振荡器固定在左夹头上,用于带动夹持于左夹头的织物端产生振动;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右夹头上;且左夹头和右夹头等高。所述左夹头和右夹头下表面分别通过左减震器和右减震器与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上表面相连,且左、右减震器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分别内置左旋钮和右旋钮,调节左旋钮和右旋钮实现移动块左右移动,左、右移动块置于底座的上表面。本发明采用客观测试方法,排除了主观评价的误差和认为干扰。并且采用振动信号代替声音信号的测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好、评价方法鲁棒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防羽面料作为羽绒被主要的被芯面料,必须具备防止羽绒钻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增加织物密度以及特殊的防钻绒整理来达到防羽目的,但面料紧度较大时,使用过程中面料的摩擦和抖动容易产生类似纸张般的明显声响,影响人们的睡眠环境,因此对面料的听觉风格的检测与评价成为防羽面料的一个重点问题。
目前,针对织物听觉风格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即通过人为揉搓、抖动织物来判断织物声响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这种主观评价方法往往带有人为的偏见,无法作为一种标准检测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810288215.6)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听觉风格测量装置及方法,但所用的方法为直接收集织物被触摸过程中的声音信号,很容易受到外来的机械与环境声音的影响,所以难以方便地评价织物的听觉风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与方法,通过测试织物抖动下的声音振动信号,实现织物听觉风格的方便、准确、高鲁棒性评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包括左夹头、右夹头、振荡器、振动传感器、左减震器、右减震器、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
所述振荡器固定在左夹头上,用于带动夹持于左夹头的织物端产生振动;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右夹头上,用于测试经由织物传递到右夹头的振动信号;且左夹头和右夹头等高。
所述左夹头和右夹头下表面分别通过左减震器和右减震器与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上表面相连,且左、右减震器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分别内置左旋钮和右旋钮,调节左旋钮和右旋钮实现移动块左右移动,左、右移动块置于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的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用于防羽面料以及棉织物、毛织物、化纤织物等听觉风格的表征。
所述左夹头和右夹头为弹簧加压式夹头,所述弹簧加压式夹头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弹簧提供弹力,实现夹持板的移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设有内置第一导杆和内置第二导杆,导杆约束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沿固定轨迹移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内置第一导杆和内置第二导杆四者竖直方向平行。
所述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0-100Hz可调;所述左减震器和右减震器的隔振效率95%。
基于振动信号的防羽面料听觉风格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调节左旋钮和右旋钮调整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移动,进而调控左、右夹头间的距离为3~10cm;
第二步:将织物由两夹头夹持,保证两夹头间的织物呈自由悬垂状态;
第三步:打开振荡器带动织物振动,同时通过振动传感器记录织物传递到右夹头的振动信号;
第四步:将振动传感器检测的振动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和放大器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将采集电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输出振动波形图,从而从波形图上得到振动波的波长和频率,则振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