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缆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720.0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段家振;何寅;史如新;陈朝阳;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1B21/0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监控装置 开关电路 电连接 温湿度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电路装置 防水防爆 智能电缆 井盖 嵌入式固定 工作电源 工作效率 人力成本 壳体壳 壳体 电源 体内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缆井盖,包括本体和嵌入式固定设置在上述本体上的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防水防爆壳体以及设于防水防爆壳体壳体内的电路装置;电路装置包括MCU模块、LORA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电路组成;LORA通信模块与MCU模块电连接;MCU模块分别与GPS定位模块、位移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监控装置的工作电源,开关电路分别与LORA通信模块、MCU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使用时开关电路受MCU模块控制开启或关闭LORA通信模块的电源。本发明使用方便,能够大幅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井盖,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缆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电缆入地在大都数城市都已实施,入地的电缆通常在地下电缆通道中走线,为检修方便,地下电缆通道隔一定距离即设置有电缆井,电缆井上端口设有电缆井盖。目前常见的电缆井盖为水泥或铸铁件,使用时电缆井盖扣合在电缆井上端口上,由于电缆井盖数量众多,所处位置复杂,使得电缆井盖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倾斜错位、丢失、被盗等问题,如不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雨导致道路漫水等恶劣天气时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而目前对电缆井盖状态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视方式,存在发现问题不及时、工作效率较低、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等问题。因此,研制新型的电缆井盖,显得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电缆井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智能电缆井盖,包括本体,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嵌入式固定设置在上述本体上的监控装置;上述监控装置包括防水防爆壳体以及设于上述防水防爆壳体壳体内的电路装置;上述电路装置包括MCU模块、LORA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电路组成;LORA通信模块与MCU模块电连接;MCU模块分别与GPS定位模块、位移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监控装置的工作电源,开关电路分别与LORA通信模块、MCU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使用时开关电路受MCU模块控制开启或关闭LORA通信模块的电源。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降压电路,上述电池提供DC6V的工作电源,上述降压电路将DC6V电耗降压到3.3V电源。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开关电路为MOS管,上述MOS管的G极与MCU模块电连接,MOS管的S极与电源模块的DC3.3V输出端电连接,MOS管的D极与LORA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本体上设有下水孔。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智能电缆井盖,其通过在井盖上加设监控装置,实时对电缆井盖的倾斜错位、丢失被盗及工作环境状态进行监测,使用时在远端后台的监控中心即可对各电缆井盖的状态进行监控,发现问题时再有针对性地即时派员处理,较之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巡视方式,或大幅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井盖安全使用。(2)本发明的智能电缆井盖,其在现有井盖上可方便改造实现,成本不高,易于实施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监控装置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在使用时与通信基站和监控中心构成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本体1,下水孔1-1,监控装置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