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协调控制不能精确跟随自动发电控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840.0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辉;李斌泽;段志宏;王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调控制 偏置量 自动发电控制 风量 风压 指令 偏置 偏置设置 不一致 发电机组 窗框 火电 | ||
本发明属于火电发电机组协调控制应用领域。一种解决协调控制CCS不能精确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的方法,在PLC系统显示界面上增加风压偏置、风量偏置和执行器指令偏置设置输入窗框,当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显示不一致时,手动风压偏置量、风量偏置量和执行器指令偏置量,使协调控制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一致。本发明通过手动输入风压偏置量、风量偏置量和执行器指令偏置量使得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发电机组协调控制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发电机组投入协调控制CCS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时,在原来的协调控制中,一次风压和送风量是和AGC给定负荷是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由于每天的燃烧工况存在偏差,有时会出现实际负荷与AGC负荷不一致的现象,由于此现象的出现,经常使得实际负荷曲线偏离AGC曲线,进而造成协调控制CCS实际输出超过自动发电控制AGC量给电厂造成损失,协调控制CCS实际输出小于自动发电控制AGC量不能满足需要。另外由于机组的长时间运行,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调节挡板执行机构的机械位置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两侧的风量和风压不平衡,进而使得实际负荷曲线偏离AGC曲线。原有协调控制中没有风压、风量偏置和执行器指令偏置,在遇到锅炉燃烧工况变化时运行人员无法控制负荷,使实际负荷与AGC负荷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背景技术所提到的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不一致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协调控制CCS不能精确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的方法,在PLC系统显示界面上增加风压偏置、风量偏置和执行器指令偏置设置输入窗框,当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显示不一致时,手动设置风压偏置量、风量偏置量和执行器指令偏置量,使协调控制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手动输入风压偏置量、风量偏置量和执行器指令偏置量使得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一致,使得既能满足足额供电,而且不会给电厂造成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火力发电机是通过燃烧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燃烧炉上的进风口连接送风机出口,燃烧炉和送风机之间的联通管道上安装有风压调整阀门,送风机通过变频电机来提供动力,变频电机可以控制送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送风机的风量,风压调整阀门和变频电机电信号连接PLC,当PLC收到需要供应电量即自动发电控制AGC时,给风压调整阀门和变频电机发出一个指令即协调控制CCS,控制风压调整阀门和变频电机的开启状态,从而使实际负荷与AGC负荷一致。因此设计人员的目的是通过PLC来控制发电量,只需在PLC系统显示界面上输入需要的发电量,PLC就自动控制风压调整阀门和变频电机开始工作,从而输出需要的电量。
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煤质不同,同样的风量和风压发电量存在偏差,因此造成协调控制CCS不能精确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另外由于机组的长时间运行,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调节挡板执行机构的机械位置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两侧的风量和风压不平衡。
本发明在PLC系统显示界面上增加风压偏置、风量偏置和执行器指令偏置设置输入窗框,当协调控制CCS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显示不一致时,手动设置风压偏置量、风量偏置量和执行器指令偏置量,使协调控制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一致。风压实际量为设置风压-风压偏置量,风量实际量为设置风量-风量偏置量,协调控制CCS实际量为设置协调控制CCS-执行器指令偏置量,这样就可以满足协调控制CCS精确跟随自动发电控制AGC。
山西太钢某发电机组,送风量减少偏置70T/H;风压减少偏置2.90Kpa;一号送风机动叶指令(执行器指令偏置量)增加2个偏置。这样不仅使得实际负荷紧跟AGC负荷曲线,而且使得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两侧风量和风压保持一定的平衡。由于燃烧工况的偏差,造成一次风压和送风量偏值也不同,对应关系如下表:
从上表也可看出设计过程中,是按照贫煤四级进行标准设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