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853.8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戚庭野;裴肖明;申雄;冯国瑞;宋选民;郭育霞;胡胜勇;毋皓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空区 积水 固液耦合 煤层开挖 煤层 三维 底板 岩层 长方体台架 导水软管 地下岩层 露天结构 煤层开采 模拟配比 模拟系统 模拟装置 箱体内部 岩层性质 后侧板 前侧板 外框架 右侧板 左侧板 地下 观察 | ||
1.一种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岩层模拟系统(9)和煤层开采系统(10),所述箱体(1)由外框架(2)、底板、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后侧板(7)构成的长方体台架,所述箱体(1)的顶部不加设顶板为露天结构,所述箱体(1)内部合理布置有导水软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采用槽钢材料,所述左侧板(3)、右侧板(4)采用尺寸为200×800mm2厚度为6mm的橡胶板,所述后侧板(7)采用尺寸为600×800mm2厚度为6mm的橡胶板,所述前侧板(5)采用尺寸为1000×800mm2厚度为10mm的有机玻璃板,所述有机玻璃与外框架(2)用螺栓(6)连接固定,所述橡胶板的内侧涂有有机防水涂料,所述橡胶板的接合处内侧贴有遇水膨胀止水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层模拟系统(9)为利用相同物化性质的相似材料铺设于箱体内部模拟地下煤岩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松散岩层、覆岩层、煤层以及底板隔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层开采系统(10)为采煤机器人,所述采煤机器人包括采煤机构(16)、设置在所述采煤机构(16)顶部的感应机构(17)、设置所述采煤机构(16)右侧面上的采煤臂(11)、设置在所述采煤机构(16)底部的液压传动机构(13)、设置在所述采煤臂(11)与所述液压传动机构(13)之间的液压杆(14),所述液压传动机构(13)的左端设置有运输装置(19),所述液压传动机构(13)的右下端设置有收煤机构(15),所述运输装置(19)与所述液压传动机构(13)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12),所述运输装置(19)的顶部设置有风扇(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2)采用设置有自锁装置的微型履带式行走机构。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装罝进行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箱体内部四周均匀铺设相似材料模拟煤柱;
2)选取相似材料按从上到下一次铺设松散岩层、覆岩层、煤层以及底板隔水层,且保持铺设旳各岩层平直,同时通过导水软管向覆岩层中注入水形成含水层;
3)编辑相关程序和指令来远程控制采煤机器人进行采掘工作,期间通过有机玻璃来观察采空区积水以及导水裂隙带的情况,在所注入水中添加颜料便于观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固液耦合相似模拟煤层采空区积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散岩层模拟为细砂岩层,所述覆岩层模拟为石灰岩,所述煤层模拟为中砂岩,所述底板隔水层模拟为粗砂岩,所用主要材料为水泥、砂子、石子、石膏、滑石粉、克晒赢等按照比例铺设各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8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