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克丝与棉二组分混纺纤维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972.3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清庆;傅科杰;尤建武;保琦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清庆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克丝 组分 混纺 纤维 产品 定量 化学分析 方法 | ||
一种依克丝与棉二组分混纺纤维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①将试样用硫酸溶液润湿;②放置于30‑80℃水浴进行加热;③取残余纤维,用砂芯坩埚内抽吸过滤,然后,用少量硫酸溶液冲洗砂芯坩埚;④取残余纤维,加入稀氨水进行中和;⑤取残余纤维再次经砂芯坩埚抽吸过滤,并用水清洗砂芯坩埚;⑥烘干冷却,得到最终的残余纤维。采用硫酸溶解法来完成定量分析,操作简单,试验稳定性强,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小,测试结果平衡性好、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纤维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依克丝纤维与棉纤维二组分混纺纤维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属于纺织检验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依克丝纤维(EKSfiber,聚丙烯酸盐系纤维)是日本东洋纺公司推出的一种能随外界环境和穿着空间变化,而且穿着舒适的呼吸纤维。其纤维制品则是自行发热而温暖身体的一种全新材料。该纤维不仅在吸湿性能方面远远超过了天然纤维,还具有吸湿、发热、控制pH值、阻燃、抗起球和防静电等多种功能,已经在服装、家纺和产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EKS纤维结构稳定,化学稳定性也非常好,即不溶解于强酸中,也不溶解于强碱中,在常用于纤维定性的有机溶剂中也无法溶解。目前有关依克丝纤维混纺材料不多的定量分析的报导中,都是利用其他纤维组分溶解的原理进行定量分析(EKS纤维与亚麻混纺定量分析探讨,郁葱,《纺织报告》,2013(3):48-50)。现有技术中有关依克丝纤维的定性鉴别还没有列入相关标准,现有技术中也没有报导依克丝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比定量分析方法。
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定量分析法,通常主要包括拆分法,显微镜投影法和化学溶解法。拆分法通常用于经纬向采用不同纤维原料交织、并织、或不同纱线经过并股复合等容易拆开的织物或其它纺织品。显微镜投影法主要用于二种或多种纤维具有类似化学性质,在外观形态如纤维自身表面或横截面,各自有显著特征或差别的混纺类纺织品的含量分析,如棉/麻、羊绒/羊毛等织物。常规的显微镜法受取样、纤维长度、检验人员目光、经验的影响,检测数据离散性大,重复性差。因此拆分法和显微镜投影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而化学溶解法则是依据各组分纤维在特定溶剂中的不同溶解特性,实现组分分离而进行定量测定。由于不依赖于纺织品的品种、形态、制造方式,因而化学溶解法应用范围广,而且数据准确,重现性好,可靠性高,并一直被国家纺织检验标准所采用。
棉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纤维,因其对人体健康的友好性,目前市场上棉系混纺纤维品种繁多,其定量分析时采用的溶剂是75%硫酸及70%硫酸,可参考GB/T2910.11-2009《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JISL1030-2:2012《纺织品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6.2.3,ISO1833-11:2017《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特定纤维素纤维与其他特定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进行依克丝纤维与棉混纺的定量分析,但该方法使用的试剂是75%硫酸,该试剂对人体有危害,损伤皮肤,仅试验过程就需要1小时,且通过试验发现,在此条件下进行定量分析,对依克丝纤维损伤大,其修正系数d大于1.06,且试验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差。此外,在JISL1030-2:2012《纺织品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中,还提到棉的另一种溶解方式,即使用70%硫酸,在23~25℃条件下,溶解至少10min,但试验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因未给出溶解的精确时间,需结合棉纤维与依克丝的混纺情况、染色情况及后整理情况,随时观察溶解状态,导致溶解时间难以统一,对依克丝的修正系数难以准确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清庆,未经任清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