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治眼部疾病的菊茎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3995.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魏丹丹;段金廒;郭盛;严辉;钱大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7 | 分类号: | A61K36/287;A61P27/02;A61P9/12;A61P1/16;A61K8/9789;A61Q19/00;A61K135/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治 眼部 疾病 菊茎叶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菊茎叶活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和自发性高血压所致急、慢性眼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菊茎叶活性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取药用菊茎、叶,去除杂质,60 °C烘干后适当粉碎,投入提取罐中,第一次加入15倍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浸泡过夜,加热到80 °C回流提取2小时;取提取后药渣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加入10倍量和8倍量的95%的乙醇,加热到80 °C提取,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得菊茎叶醇提浸膏,备用;
(2)将适量经预处理的弱极性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装柱,取步骤(1)得到的菊茎叶醇提浸膏加入5倍量乙醇溶解后,取上清液上样,先用去离子水洗除去水溶性成分及未被充分吸附的成分,再用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菊茎叶活性部位粗提物;
(3)取步骤(2)得到的菊茎叶活性部位粗提物上聚酰胺柱,先用10%的乙醇洗脱除去大极性成分,再用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70%的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菊茎叶活性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3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