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装定位工装及模块支墩的吊装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4842.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甘伯惠;徐占勇;蒋林勇;冯敏超;王晓刚;孙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B66C13/08;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支墩 定位工装 通孔 方向延伸 半圆环形 表面损坏 吊装设备 两端设置 钢丝绳 螺栓 易加工 穿设 吊运 紧固 摩擦 背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装定位工装及模块支墩的吊装定位方法,吊装定位工装包括连接部和吊装部,连接部的内侧与模块支墩连接,连接部的外侧与吊装部连接,连接部沿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环形,连接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两个连接块的通孔的数量相同且数量为两个,通孔用于穿设螺栓以使连接部紧固于模块支墩上,吊装部沿背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吊装部用于与吊装设备连接。本发明利用两个吊装定位工装与模块支墩固定,并对模块支墩进行吊装和定位,避免模块支墩在吊运时由于模块支墩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而使模块支墩的表面损坏的缺陷,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节省工时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装定位工装及模块支墩的吊装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简称FPSO)的模块支墩位于主甲板上,主要作用是连接甲板与上部的功能模块,并支撑功能模块。模块支墩的结构为Φ273.0mm*25.4mm,重量为0.8t的钢管,每条船上的数量大约为580根。由于模块支墩之间有大量的甲板管束以及电缆托架等结构,因此只能一根根将模块支墩通过船坞边上的32T吊车吊到指定位置。
传统技术中,是将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支墩的外周面上,另一端与吊装设备连接,起吊过程中,钢丝容易对模块支墩造成磨损。另外在对模块支墩定位时,是将马板直接焊接在模块支墩上,然后将斜撑的一端固定于甲板上,另一端与马板焊接。其中马板焊接在支墩上,在支墩与甲板和功能模块连接好以后,不仅需要拆除马板,还要打磨焊根和对模块支墩涂装补漆。由于模块支墩数量较多,增加了工作量,成本高,而且对模块支墩母材本身而言也会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模块支墩的吊装、定位对模块支墩表面的损伤,造成的增加很多后期表面处理的工作量的缺陷,提供一种吊装定位工装及模块支墩的吊装定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吊装定位工装,用于起吊和定位模块支墩,其特点在于,所述吊装定位工装包括连接部和吊装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与所述模块支墩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与所述吊装部连接,所述连接部沿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环形,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连接块的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同且数量为两个,所述通孔用于穿设螺栓以使两个所述连接部紧固于所述模块支墩上,所述吊装部沿背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吊装部用于与吊装设备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两个连接部通过螺栓紧固于模块支墩上,起吊部与吊装设备连接以吊运模块支墩,这种设置,避免模块支墩在吊运时由于钢丝绳与模块支墩之间的摩擦而使模块支墩的表面损坏的缺陷,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节省工时等优点。将连接部设置成半圆环形的,能更好地与模块支墩的外表面贴合,使得连接部与模块支墩的摩擦力更大,从而使得吊装定位工装与模块支墩的连接更为可靠。在连接块上设置通孔用于穿设螺栓,这种设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连接块上设置两个通孔,能确保两个连接部连接的可靠性。利用螺栓紧固连接部,可靠性强,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元件,所述防滑元件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贴合。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连接部的内侧设置防滑元件,提高连接部与模块支墩固定的可靠性,以保证起吊过程平稳进行。
较佳地,所述防滑元件为橡胶材料。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橡胶材料弹性强,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吊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外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吊装部上设置有通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吊装部位于连接部外侧的中间位置,以保证连接部的受力均匀,提高吊运过程的可靠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吊装定位工装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