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5402.8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韦奇象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柳州市柳亚搪玻璃化工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B10/02 | 分类号: | C13B10/02;C13B20/10;C13B20/16;C13B25/00;C13B30/02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邓云书 |
地址: | 53711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硫酸法制糖 硫熏中和 糖浆硫熏 二氧化硫 白砂糖 碳酸盐 二氧化硫气体 酸式亚硫酸盐 亚硫酸法工艺 焦亚硫酸盐 硫代硫酸盐 干燥冷却 三氧化硫 实际问题 系统纯化 压榨提汁 亚硫酸盐 煮糖结晶 硫化碱 硫磺炉 无机碱 吸收剂 中和汁 分蜜 喷射 沉淀 燃烧 转化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压榨提汁、预加灰、硫熏中和、中和汁沉淀、蒸发浓缩、糖浆硫熏、煮糖结晶、分蜜、干燥冷却、筛分、包装,其中硫熏中和及糖浆硫熏步骤中所用到的精二氧化硫是采用喷射燃烧硫磺炉生产纯化二氧化硫的系统纯化粗二氧化硫气体得到的,纯化过程中所用到的三氧化硫吸收剂包括亚硫酸盐、酸式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无机碱、碳酸盐、硫代硫酸盐、硫化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可解决当前的亚硫酸法工艺较为粗放,白砂糖质量不够稳定,同时糖份转化损失较大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
背景技术
(一)现状
国内甘蔗制糖主要是用亚硫酸法制糖工艺生产白砂糖,在生产流程中主要的澄清助剂是二氧化硫,同时使用二氧化硫对浓缩后的粗糖浆进行pH值调整。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所用的二氧化硫是利用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制备的,二氧化硫气体一般是经过冷却后进入硫熏中和器和蔗汁石灰乳反应。目前一般有两种炉,手烧炉和机械喷燃炉,具体如图2、3所示。
(二)三氧化硫去除的必要性
在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过程中由于局部燃烧温度和氧气供应不均匀,以及不明元素的催化氧化作用等原因,二氧化硫的生产一般都伴生少量三氧化硫。使用手烧炉,如果精心操作,控制良好,则三氧化硫的产生较少;当前主要使用机械喷射炉,燃烧强度高,需要的过氧量是必不可少的,无形之下,会有一定量的三氧化硫产生。
三氧化硫在制糖过程中是一个有害因素,对工艺的危害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它会影响硫熏中和的效果。糖厂一线的管理人员反映,使用机械喷射炉后,糖的色值普遍较使用手烧炉略高。
其次,三氧化硫会形成强酸——硫酸,促进糖份分解,造成糖分损失。硫酸是强酸,对蔗糖水解成还原糖有催化作用,硫熏中和是一个强烈的传质过程,硫酸和糖的混合强烈,反应速度很快。尤其是糖浆硫熏,由于糖浆浓度大,且没有石灰乳的中和,硫酸的催化水解效应很大。
再次,形成硫酸钙,造成换热器积垢,影响传热和产品质量。三氧化硫和石灰乳反映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在糖液蒸发、煮炼浓缩过程中析出形成加热器、蒸发罐和煮糖罐的积垢,降低热效率,有时还在煮糖罐形成片状的积垢,剥离后进入产品,影响产品感官质量。
第四,三氧化硫含量高,形成的硫酸钙盐还会造成产品水不溶物偏高,影响产品的浑浊度、电导灰分等指标,当前市场对白砂糖杂质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三氧化硫的控制日趋显得重要。
由于当前的亚硫酸法工艺较为粗放,白砂糖质量不够稳定,同时糖份转化损失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革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以解决当前的亚硫酸法工艺较为粗放,白砂糖质量不够稳定,同时糖份转化损失较大的实际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压榨提汁、预加灰、硫熏中和、中和汁沉淀、蒸发浓缩、糖浆硫熏、煮糖结晶、分蜜、干燥冷却、筛分、包装,其中硫熏中和及糖浆硫熏步骤中所用到的精二氧化硫是采用喷射燃烧硫磺炉生产纯化二氧化硫的系统纯化粗二氧化硫气体得到的,纯化过程中所用到的三氧化硫吸收剂包括亚硫酸盐、酸式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无机碱、碳酸盐、硫代硫酸盐、硫化碱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亚硫酸盐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钙、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酸式亚硫酸盐包括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焦亚硫酸盐包括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柳州市柳亚搪玻璃化工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健;柳州市柳亚搪玻璃化工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5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