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氧化羟基酯制备酮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6019.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田;肖楚红;李幸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313 | 分类号: | C07C67/313;C07C69/716;C07C69/72;C07C69/738;B01J27/2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羟基 制备 酮酸酯 方法 | ||
一种催化氧化羟基酯制备酮酸酯的方法,属于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分子氧为氧源,以钒基氮掺杂碳材料为催化剂,在液相溶剂中将羟基酯选择性氧化为酮酸酯,具体为:将催化剂、α‑羟基酯、液相反应溶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氧源,密闭反应釜后,搅拌加热升温至40‑180℃,反应时间0‑12h得到产物。本发明与传统的丙酮酸酯化法等制备方法相比,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的转化率及产物的选择性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催化氧化羟基酯制备酮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酮酸酯是一类含有羰基和酯基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如丙酮酸酯,苯甲酰甲酸甲酯、α-氧代-2-呋喃乙酸等),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合成中间体,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使得酮酸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食品保健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
目前的制备酮酸酯的方法大多采用催化氧化法。该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原料,绿色氧化剂,经氧化脱氢一步合成产物。CN108503545A报道了一种催化氧化扁桃酸酯制备苯乙酮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含氧气体作为氧化剂,钒氧化合物、过渡金属硝酸盐两种组分作为复合催化剂,在温和反应条件下,扁桃酸酯经一步氧化制得苯乙酮酸酯。CN106111173B报道了以乳酸酯为原料,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氮化铁为催化剂作用下,经过催化氧化反应制备丙酮酸酯,得到转化率为92,丙酮酸酯的收率为90%。CN104276951B报道了以氧气作为氧化剂,Pd-Pt/Bi2O3贵金属多相催化剂在100℃条件下催化氧化乳酸酯制备丙酮酸酯,丙酮酸酯的收率达到99%,产品收率较高,但该反应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反应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CN105130807B提到了溶剂中,以苯亚硒酸为催化剂,以空气为氧化剂,对扁桃酸甲酯进行氧化,取得氧化产物苯甲酰甲酸甲酯的收率为73%,该反应条件温和,但是产物的收率较低。CN108863796A报道了一种液相催化氧化乳酸酯制备丙酮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乳酸甲酯为原料、KBr和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为复合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反应得到产物丙酮酸酯,乳酸甲酯的转化率为96%,丙酮酸甲酯的选择性为98%,该方法原料转化率和选择性较高,但反应中需要添加金属卤化物,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为解决羟基酯催化氧化法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能够在温和条件,低成本条件下实现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及产物的选择性,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催化氧化羟基酯制备酮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催化氧化羟基酯制备酮酸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分子氧为氧源,以钒基氮掺杂碳材料为催化剂,在液相溶剂中将α-羟基酯选择性氧化为α-酮酸酯。具体步骤为:
将催化剂与α-羟基酯、液相反应溶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氧源,密闭反应釜后,搅拌加热升温至40-180℃,反应时间0-12h。期间如果有氧气消耗,则进行补充。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减压至常压得到产物。产物用GC分析,并用α-酮酸酯及α-羟基酯标准品与产物主要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进行比对,确定主要产物。
所述的氧源为空气、氧气或者含有氧气的气体,氧气分压为0.01-2MPa。
所述的钒基氮掺杂碳材料的用量为原料α-羟基酯投料量的0-40wt%。
所述的原料α-羟基酯为具有下列结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其中,R1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苯基、呋喃基、吡啶基或噻吩基;R2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