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6268.3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一;张利进;么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数据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所述大数据分析方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数据以生成健康大数据;对所述健康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从所述健康大数据中分离出常规疾病和特殊疾病;采用第一方法对所述常规疾病进行二次分析;采用第二方法对所述特殊疾病进行二次分析。本发明在增加了数据来源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内容发布、运营基础上,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信息,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用户关注信息点的分析结果。但是从这些分析结果到实际应用,还存在不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多样化的二次分析、应用的方式方法,力求将大数据分析结果切实应用到实际需求中。
已有大数据分析存在两点不足,一、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目前大部分基于互联网技术搜集而来,即通俗所说的线上信息,数据来源过于单一。二、对初步的大数据分析结果,缺乏二次加工分析方法,导致无法进一步推进细化分析,无法实现分析结果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增加了数据来源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准性。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数据以生成健康大数据;
对所述健康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从所述健康大数据中分离出常规疾病和特殊疾病;
采用第一方法对所述常规疾病进行二次分析;
采用第二方法对所述特殊疾病进行二次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数据以生成健康大数据包括收集线上数据和线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分析的结果包括某区域内每日关注疾病的排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法包括:区域层层细化方法、动态图谱方法和/ 或疾病关注侧重点分析方法,其中区域层层细化方法为:在所述某区域内每日关注疾病的排行基础上,将所述区域进一步细化;
动态图谱方法为:在所述某区域内每日关注疾病的排行基础上,获取所述排行在时间阈值内的波动变化;所述时间阈值包括24小时、一周或一个月;
疾病关注侧重点分析方法为:在所述某区域内每日关注疾病的排行基础上,对疾病关注重点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方法包括:
通过参数和历史信息相结合的推算方法;所述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天气情况、空气质量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疫情的通报信息。
进一步的,在采用第一方法对所述常规疾病进行二次分析后,将分析结果形成数据立体式图谱。
进一步的,采用增加附加参数的方式对所述数据立体式图谱进行矫正。
进一步的,所述附加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人口数量、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和或医疗资源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健康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数据以生成健康大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健康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分离模块,用于从所述健康大数据中分离出常规疾病和特殊疾病;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方法对所述常规疾病进行二次分析;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采用第二方法对所述特殊疾病进行二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