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吸管及采用该真空吸管的冲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6593.X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冰;邓庆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吸管 防尘罩 冲砂装置 集砂箱 进气管 吸砂管 导管 进气口 船体钢板 生产效率 施工过程 出砂口 进砂管 吸沙管 外场 压覆 船舶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管及采用该真空吸管的冲砂装置,所述冲砂装置包括真空吸管、进气管、吸沙管、防尘罩、集砂箱和集砂导管,所述真空吸管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接、出砂口设置在防尘罩内、进砂管与吸砂管相连接,所述吸砂管的另一端插在集砂箱内,所述集砂箱通过集砂导管与防尘罩相连接,防尘罩压覆在船体钢板上。本发明能够应用到船舶外场冲砂施工中,提高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从而达到降低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降低了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管及采用该真空吸管的吸砂装置。
背景技术
依照钢板除锈的国际标准,船舶建造一般适用于Sa3和Sa2.5两个标准。其中Sa3要求表示,船舶钢板经过除锈处理后,表面没有可见油脂和污垢,没有氧化皮和铁锈,金属表面呈均匀的金属光泽;而Sa2.5要求表示,船舶钢板经过除锈处理后,表面没有可见油脂和污垢,没有氧化皮和铁锈,但允许残留点状或者条纹状轻微色斑。
参照Sa3和Sa2.5两个标准,船舶钢板除锈的施工方法依次对应为冲砂除锈和手工打磨除锈。两种施工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冲砂除锈通过抛丸密集均匀地撞击钢板表面,该种方法虽能够较好地清除钢板金属表面的附着物,除锈效果彻底,但其严重依赖于大型冲砂设备和场地要求,因此一般适用于内场施工;而手工打磨除锈相对来说操作比较方便,适用于外场作业,但施工质量较差、存在瑕疵,且人工占用多,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吸管及采用该真空吸管的吸砂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真空吸管,包括真空管体,所述真空管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砂口,所述真空管体进气段的管体内设置有节气口,真空管体的中部斜向下设置有进砂管,进砂管与真空管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节气口的内截面为锥台状,节气口的内腔室沿进气方向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进砂管与真空管体的进气段所成的夹角为30°-45°。
一种冲砂装置,包括真空吸管、进气管、吸沙管、防尘罩、集砂箱和集砂导管,所述真空吸管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接、出砂口设置在防尘罩内、进砂管与吸砂管相连接,所述吸砂管的另一端插在集砂箱内,所述集砂箱通过集砂导管与防尘罩相连接,防尘罩压覆在船体钢板上。
优选地,所述集砂箱为顶部设有透气网板的内中空箱体结构,透气网板的下方设置有隔离海绵。
优选地,所述集砂导管的外侧包覆有防尘海绵。
优选地,所述防尘海绵的厚度为3mm-5mm。
优选地,所述集砂导管为采用网板制作而成的圆柱形导管,或采用带若干个通孔的钢板制作而成的圆柱形导管。
优选地,所述吸砂管的长度不超过2m。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与船体钢板的接触面之间安装有海绵压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冲砂装置放置在液压车或移动式机架,冲砂时随着工人作业地点的变化,可随意移动冲砂装置,摆脱了固定施工区域的束缚,可将其应用到船舶外场冲砂施工中,提高了冲砂装置的便携性,冲砂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使用维修方便,便于在船舶制造领域推广。
2、本申请的冲砂装置在冲砂除锈时,可以一边冲砂,一边进行砂粒回收,提高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从而达到降低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降低了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5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