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载式混凝土地面的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6855.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乔师帅;李雪婷;张昊;秦葱敏;王元;张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12 | 分类号: | E01F9/512;G09F9/3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网格结构 承载框架 混凝土地面 显示装置 承载式 支撑体 金属 复杂交通环境 混凝土面板 耐磨性 垂直距离 道路路面 动态显示 力学性能 路面标识 路面信息 通行效率 雨雪天气 智能交通 透光 覆盖 交通安全 机动车 承载 支撑 保证 | ||
一种承载式混凝土地面的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承载框架,金属承载框架内设LED灯发光板,金属承载框架上覆盖安装有金属网格结构支撑,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与LED灯发光板之间有一定的垂直距离,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的上方覆盖设置透光混凝土面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久性,适用于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道路路面主动显示,使承载路面信息的动态显示成为可能,促进智能交通的发展,并提高了雨雪天气条件下路面标识的显示亮度,可有效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保证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式混凝土地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站、地铁站、步行街等公共场所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公共场所大量的人流,使得地面标识越来越重要,地面标识可以起到大流量人流引导、增加交通安全、促进信息传播等作用。
目前的地面标识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粘贴式地面标识、地面喷涂交通标识、地埋灯等,但粘贴式地面标识耐磨性差,非常容易因磨损而破损,喷涂交通标识耐久性较好,但在恶劣的雨、雪天气条件下使用效果较差,影响机动车行车安全,并且不能进行动态交通指示;地埋灯罩面主要采用钢化玻璃或聚碳酸酯(PC)等透明盖板,承载能力、耐磨性和信息显示功能较差。
中国专利201610154501.4公开了一种醒目提醒路口智能交通设备,该设备将LED灯均布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上箭头状放置槽中,并在放置槽上方设置玻璃起到防水和承载路面载荷作用。该设备虽然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高交通出行安全,但其表面承载力较差,玻璃材料摩擦系数较小不利于行车安全,不利于道路大面积采用。
中国专利201520101373.8公开了一款面板与灯体分离式地面疏散标志灯,包括有标志符号的透明面板和有光源的灯体,由灯体发出的光通过带有标志符号的面板将信息传递出来。该标志灯成本低、安装方便,容易密封;透明面板采用聚碳酸酯(PC)工程塑料,透光性较好,但承载能力及耐久性较差,仅能用于室内疏散指示。
中国专利201620681388.0公开了一种透光混凝土墙面显示屏的制备方法,该显示屏由透光混凝土面板,固定支架和发光组件组成。透光混凝土面板由水泥基体和透明树脂组成,透明树脂嵌于水泥基体中整齐均匀排列的透光孔中,背面设置固定支架,与透光混凝土面板位置相对固定,固定支架上安装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为投影仪或均匀排列的LED灯,与透光混凝土面板的透光孔一一对应。然而,该显示屏结构在垂直于显示平面方向的承载力较差,不适用在地面标识系统中的使用,特别是在有交通负荷要求的承载型机动车主干道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针对目前地面显示领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式混凝土地面的显示装置,其承载力大大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可用于机动车主干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承载式混凝土地面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承载框架1,金属承载框架1内设LED灯发光板2,金属承载框架1上覆盖安装有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3,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3与LED灯发光板2之间有一定的垂直距离,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3的上方覆盖设置透光混凝土面板4。
所述金属承载框架1的上端面为台阶面,金属网格结构支撑体3设置在该台阶面下沿,顶面与台阶面上沿平齐。
所述LED灯发光板2上相邻两个LED灯之间使用塑料或橡胶隔板5分隔,防止串光现象的发生。
所述透光混凝土面板4由混凝土基体和透光材料构成,所述透光材料表现为有序排列的透光柱阵列,贯穿混凝土基体的上下表面。
所述透光柱阵列中的透光柱垂直于地面,高度为10-150mm,所述透光柱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为正多边形时,边长为1-20mm;为圆形时,半径为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指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汽车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