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7156.X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风霞;张天赐;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效电路模型 锂离子电池 参数估算 电池 电池电压 荷电状态 计算公式 实验成本 实验数据 查询表 辨识 测试 节约 | ||
1.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S2)利用待测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HPPC实验数据,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ψ,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二维查询表ψ(T、SOC)及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参数ψ是Uocv、R0、Ri、Ci;
S3)利用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电压,根据步骤S2)中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查询表,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下待测电池的所需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为n阶的R-RC结构,其中,n为RC的阶次,Ri与Ci并联,之后与R0串联,R0为欧姆电阻,RC环节中的电阻为极化电阻,并得到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
公式(1)中,充电时I(t)为正值,放电时I(t)为负值;Uocv为电池的开路电压,I(t)·R0为电阻R0的端电压,为Ri与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Ai的值由初始时刻即t=0时电容器Ci所带的电荷决定;
t=0时,当电容器上所带电荷为0时,即电容器的端电压为0,得到Ai=I(t)·Ri,将Ai=I(t)·Ri代入公式(1)中得到公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参数辨识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辨识Uocv的值:从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静置阶段的数据中提取开路电压Uocv,静置结束时刻的电压为此SOC状态下的开路电压Uocv;
辨识R0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初始、电压突降阶段的数据,利用式(4)计算R0;
R0=(UC-UB)/I (4)
式(4)中,UB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的电压,UC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之后第n秒的点C的电压,n一般取5;
辨识Ri及Ci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的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之后静置回稳阶段的数据采用公式(3)所示的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系数Ai、τi的值,然后利用式(5)计算得到Ri的值,之后利用Ri、Ci的关系式τi=Ri×Ci计算得到Ci的值;
Ri计算式(5)的具体推导如下:
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电池都经过一段静置时间之后开始放电;由于电流I=0,所以欧姆内阻R0的端电压I(t)·R0=0;静置结束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t)=Uocv;因此由式(1)可得Ri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放电开始时刻t=0,代入式(6)可推得Ai=-I(t)·Ri(5),其中,电流I(t)为已知量,实验时采用的脉冲放电电流值;
S22)重复步骤S21)对不同倍率下、各个温度下、各个SOC(10%、20%、30%、40%、50%、60%、70%、80%、90%)状态的Uocv、R0、Ri、Ci值进行辨识,得到ψ(T、SOC)及ψ(T、SOC、Cra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1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