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8216.X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绪红;吴方伯;吴充;蒋文;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充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免拆模 钢架 叠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及施工方法,由可拆卸钢架、螺栓、预制板、后浇混凝土构成;可拆卸钢架由折形板和扁钢组成,折形板和扁钢之间由螺栓连接,预制板上有预埋螺帽或预留螺孔;可拆卸钢架也可采用型钢,槽钢或工字钢,槽钢或工字钢翼缘或腹板上有与预制板相适应的孔洞。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有预埋螺帽或预留螺孔的预制板;用螺栓穿过孔洞将预制板与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连接;将组装好的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与预制板吊装至施工面标高处,在预制板上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螺栓,移走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形成叠合楼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叠合楼板是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式结构中,叠合楼板起着重要的作用。叠合楼板承受由楼面传来的竖向荷载,并将楼面荷载传递给结构梁和结构柱;楼板在平面内的刚度较大,协调相邻的竖向构件共同抵抗水平力作用。
叠合楼板是装配式结构中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结构构件。目前叠合楼板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1、钢筋桁架叠合板;2、带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3、装配式大板。这些现有技术能够基本满足装配式结构对水平构件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钢筋桁架叠合板和带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一般为条状,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若干块条状板拼装成一块整板,拼装完成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叠合楼板。两者存在的问题在于,底板受力筋沿条带长度方向布置,配筋方式为单向,另外一个方向的配筋为分布筋,或者为次要的受力筋,受力性能与传统的现浇双向板仍然有一定的差别。2、钢筋桁架叠合板和带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纵向钢筋桁架或纵向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线的灵活布置。3、预制装配大板自身尺寸大,自重大,为有效控制施工及吊装过程的变形,工程实践中,常需要加大底板厚度,运输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运输吊装设备,运输施工难度较大。
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装配式结构的发展。
未来装配式结构中,叠合楼板的发展趋势将是预制底板更薄、钢筋双向布置受力性能更好、预埋管线布置更灵活。
能够符合这些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叠合楼板,将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和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及施工方法,这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具有受力性能好,刚度大,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钢架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及施工方法,由可拆卸钢架、螺栓、预制板、后浇混凝土构成;可拆卸钢架由折形板和扁钢组成,折形板和扁钢之间由螺栓连接,预制板上有预埋螺帽或预留螺孔。由于预制板上有预埋螺帽或预留螺孔,可通过螺栓将预制板与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连接。可拆卸钢架也可采用型钢,槽钢或工字钢,槽钢或工字钢翼缘或腹板上有与预制板相适应的孔洞。螺栓可通过孔洞将预制板和槽钢或工字钢连接。可拆卸钢架有较大的刚度,即可在施工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又可重复利用。预制板可起到模板的作用,也可与后浇混凝土共同受力形成叠合楼板。由于预制板是平板,更适合管线的布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钢架上有横肋。横肋可增强可拆卸钢架的连接,提高可拆卸钢架的横向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之间由横向板连接。横向板可增强可拆卸钢架的连接,提高可拆卸钢架的横向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板上有两个或多个可拆卸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两个或多个可拆卸的钢架或槽钢或工字钢有较大的刚度,可防止底板在预应力钢筋作用下的反拱,适用于大跨度叠楼盖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充,未经吴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8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