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天然纤维面料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158.2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宝山绳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D06P1/44;D06P1/46;D06P1/62;D06P1/647;D06P1/651;D06P1/673;D06P5/00;D06P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纤维面料 着色性能 浸泡改性处理 表面辐照 酶解处理 染色处理 耐洗度 着色性 浸泡 搭配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天然纤维面料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处理、(2)酶解处理、(3)表面辐照处理、(4)浸泡改性处理、(5)染色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纤维面料的处理方法,其工艺简单,各步骤搭配合理,易于推广应用,制得的面料着色性好,耐洗度强,寿命长,使用品质稳定,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面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天然纤维面料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服饰面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国内对于面料的消耗量巨大。纤维作为服饰面料的原料,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目前,纺织工业中所使用的纤维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伴随而来的是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开始渴望回归自然。服装的要求将不再只是遮身防寒等基本的生活要求,而是更加注重舒适和休闲,绿色纺织纤维的特性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潜在需求。从近几年纯棉、麻、丝、毛制品的流行到国际组织及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纺织品充分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因此,棉、麻、丝、毛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天然纤维再次被人类重视起来。而天然纤维制成的服饰面料在色相外观上较普通,通常需要进行染色来提高观赏性和价值,而限于自身特性的特点,其在染色处理时的着色性能相对较差,易褪色,使用稳定性不足,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天然纤维面料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强天然纤维面料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处理:
将面料放入到清水中浸泡处理10~15min,完成后取出晾干备用;
(2)酶解处理:
将步骤(1)处理后的面料浸入到酶解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0~15min,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备用;
(3)表面辐照处理:
将步骤(2)处理后的面料先放入到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然后再将面料置于等离子体辐照箱内进行辐照处理,100~120s后将面料取出备用;
(4)浸泡改性处理:
将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浸入到改性处理剂中进行浸泡改性处理,期间持续进行超声波处理,1~1.5h后将面料取出备用;所述的改性处理剂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0~12份水性聚氨酯、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6份十二烷醇、0.2~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6份焦磷酸钠、85~90份去离子水;
(5)染色处理:
对步骤(4)处理后的面料进行常规的染色处理,完成后经晾晒、熨烫、检查后得合格成品面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清水的温度控制为38~42℃,在浸泡处理期间不断进行搅拌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酶解处理液是质量分数为2~2.5%的纤维素酶水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干燥时控制干燥箱内的温度为80~85℃。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辐照处理时控制离子体辐照箱内的放电功率为33~36kW、气体介质为氦气。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浸泡改性处理期间始终加热保持改性处理剂的温度为42~46℃;所述的超声波处理时控制超声波的频率为500~56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宝山绳网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宝山绳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