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多效化构造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530.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存霞;许金水;魏海全;曹庆;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C3/04;E04B1/94;E06B5/16;E06B9/15;E06B9/70;E06B9/7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钢梁 多效 帘板 感烟探测器 电梯井道 手动开关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超高层建筑 隔墙 角钢 井道 楼层 安全防护措施 控制系统信号 防火卷帘门 导轨安装 电机连接 电梯维修 电梯运行 活塞效应 加强结构 启动电机 相邻电梯 卷帘箱 填充层 固接 分隔 电机 防火 火灾 伸出 降落 封闭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多效化构造及其使用方法,多效化构造包括钢梁、帘板轨道、手动开关和感烟探测器,钢梁上设有防火卷帘门和控制系统;帘板伸出卷帘箱外的一端有加强结构;钢梁上固接有两根角钢,两根角钢之间设有填充层;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感烟探测器,控制系统和手动开关与电机相连。帘板导轨安装在楼层井道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上,钢梁在两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之间,将手动开关与电机连接;发生火灾时,感烟探测器发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电机,帘板降落,封闭楼层井道。该多效化构造可以规避电梯运行中的活塞效应,加强电梯井道之间的防火分隔,电梯维修时,还可作为安全防护措施且不影响相邻电梯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层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多效化构造,以规避活塞效应、加强井道间防火分隔处理及电梯维修时的安全防护等;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多效化构造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土地成为社会需求的紧缺资源。为此,在城市建筑设计之中,因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能大大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且其景观效果及采光通风良好,并能提升城市形象,故超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
超高层建筑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了生机,但是,作为超高层建筑竖向交通系统的核心构件——电梯筒体处,目前设计中存在如下问题:超高层建筑层数多、客流量大,故电梯设计常采用分区服务方式,在垂直方向划分高中低区,每个分区有一组电梯服务,一般15~16层划分一个区段,除低区外,中、高区常采用高速(运行速度5~6m/s)或超高速(运行速度≥6m/s)电梯,而消防电梯常常从底部到顶板一直贯通,使得该类建筑中的活塞效应极为凸显。为解决此问题,常常采用双梯井或多梯井的形式(梯井之间仅通过隔梁分隔),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一旦烟气和火苗进入井道,会加大过火面积,并导致其它电梯无法正常使用,同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要求相违背。且双梯井或多梯井的布局,存在电梯维修时临空侧的安全防护缺失;而现行国家标准,仅要求电梯井的墙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显然未考虑超高层建筑电梯使用中活塞效应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效化构造,规避活塞效应,并加强井道间防火分隔处理及电梯维修时的安全防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多效化构造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多效化构造,包括钢梁、两根帘板轨道、手动开关和感烟探测器,钢梁采用H型钢制成;钢梁下翼缘上悬挂有防火卷帘门,防火卷帘门中的卷帘箱与钢梁固接,卷帘箱与钢梁之间的空隙内有填充层;钢梁中除下翼缘朝向卷帘箱的端面外的其它端面上均覆盖有防火层;钢梁上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系统;
防火卷帘门中的帘板伸出卷帘箱外的一端固接有加强结构;
卷帘箱底板帘板出口的中轴线与钢梁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即卷帘中装中置;
或者,卷帘箱底板帘板出口的中轴线与钢梁的中轴线不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即卷帘中装侧置;此时,沿钢梁的长度方向、卷帘箱内安装有通水管路,沿通水管路的轴线方向、通水管路上安装有多个喷头,喷头的喷嘴穿过卷帘箱底板伸出卷帘箱外,通水管路的一端从卷帘箱的侧壁伸出卷帘箱外;
沿钢梁的长度方向、钢梁上并排固接有两根角钢,两根角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帘板轨道的宽带,两根角钢之间的间隙内设有防火岩棉制成的填充层,填充层的高度低于角钢不与钢梁相接触的边的长度,填充层的顶面上设有凹槽;
控制系统与感烟探测器信号连接,控制系统和手动开关均与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隔墙的多效化构造的使用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