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费托蜡发汗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537.1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辉;王敏;翟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73/36 | 分类号: | C10G7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容器 三通卡套接头 卡套接头 内锥螺纹 实验装置 填料密封 轴向中心 费托蜡 金属管 圆棒形 发汗 通孔 圆棒 加工 耐压密封结构 密封效果好 同一条直线 金属材料 金属管道 开口一端 两端加工 人为因素 实际问题 低成本 锥螺纹 上端 堵头 耐压 下端 肓孔 密封 装配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费托蜡发汗实验装置由金属容器一、金属容器二、堵头、卡套接头、三通卡套接头、金属管组成,其中金属容器一外观为圆棒形,沿圆棒轴向中心加工有通孔,通孔两端加工有内锥螺纹,金属容器二外观为圆棒形,沿圆棒轴向中心加工有肓孔,开口一端加工有内锥螺纹,金属容器一的下端与所述金属容器二通过卡套接头、金属管道与三通卡套接头装配在一起,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三通卡套接头上剩余的最后一个通道通过金属管、卡套接头与金属容器一的上端配合,形成耐压密封结构。其有益效果是:使用金属材料间的锥螺纹密封代替填料密封,密封效果好,消除了使用填料密封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设备耐压,是一种低成本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实验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费托蜡发汗实验装置,属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费托(Fischer-Tropsch)合成属于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它是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铁系或钴系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化学反应,得到以正构烷烃为主的混和物,将正构烷烃混合物进一步分离可以得到液体燃料,这就是煤制油技术。费托合成得到的正构烷烃混和物中,正构烷烃中碳原子数比较多时,正构烷烃在室温下就是固体,这些固体正构烷烃的混合物就是费托蜡。费托蜡或费托合成蜡实际是费托合成工艺的副产物,与来自于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的石油蜡相比,费托蜡具有无硫、无氮、无杂环芳烃,热稳定性好,熔化温度高、油含量低、针入度低、熔融粘度低、坚硬、耐磨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塑料加工中的润滑剂,也用于橡胶加工、油墨、涂料、上光蜡、色母粒,热熔胶、纺织等工业部门,如在热熔胶中用于调节产品的硬度和粘度,提高其流动性。
费托蜡中的正构烷烃与石油蜡中正构烷烃不同,主要差别是费托蜡中正构烷烃中碳原子数比较多,碳原子数多的可能在120个以上,另一个特点是正构烷烃中碳原子数分布范围很宽,从18个碳原子一直到120个,甚至更高,因而导致费托蜡熔化温度范围较宽,无法满足高端市场对费托蜡的质量要求,因此开发熔化温度范围较窄的费托蜡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汗是一个常用方法,但受制于费托蜡中正构烷烃的高熔点组分及费托蜡中低熔点组分的粘度影响,发汗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善费托蜡发汗效果,需要加入溶剂进行发汗,发汗的过程一般是先将费托蜡与溶剂组成的混和物熔化,然后结晶,将结晶混和物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高熔点正构烷烃不熔化,而费托蜡中低熔点的正构烷烃熔化,熔化后依靠重力与高熔点正构烷烃分开,由于溶剂蒸汽压较高,因而实验室现有的仪器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因而需要设计新的实验设备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人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种费托蜡发汗实验装置由金属容器一、金属容器二、堵头、卡套接头、三通卡套接头、金属管组成,其中金属容器一外观为圆棒形,沿圆棒轴向中心加工有通孔,通孔两端加工有内锥螺纹,金属容器二外观为圆棒形,沿圆棒轴向中心加工有肓孔,开口一端加工有内锥螺纹。
所述金属容器一的下端与所述金属容器二通过卡套接头、金属管道与三通卡套接头装配在一起,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三通卡套接头上剩余的最后一个通道通过金属管、卡套接头与金属容器一的上端配合,形成耐压密封结构。
所述堵头为外锥螺纹堵头。
所述卡套接头一端为外锥螺纹,一端为卡套接头。
所述管道只与卡套接头配合。
所述三通卡套接头是直角三通卡套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金属材料间的锥螺纹密封代替填料密封,密封效果好,消除了使用填料密封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实验装置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设备耐高压,以较低的成本解决试验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汗装置的示意图,1管道,2卡套接头,3金属容器一,4卡套接头,5管道,6直角三通卡套接头,7管道,8卡套接头,9金属容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热油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生物质气化实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