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检查井预留孔成型装置以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717.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晟泰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18;B28B23/02;E02D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2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禾***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检查井 预留 成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制检查井预留孔成型装置以及成型方法。该预留孔模具为圈状,圈状的结构端部包含豁口,豁口位置能够安装固定部分,豁口位置朝下包含两个竖直片,两个竖直片上包含预留孔模具销孔(8),所述的固定部分包含一个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孔,固定销穿过预留孔模具销孔(8)以及该壳体上的孔后能够相对固定该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还包含能够穿过该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的模板固定销;该模板固定销穿过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后能够和模板二(3)相对固定;所述的预留孔模具位于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留孔模具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制检查井预留孔成型装置以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浇注混凝土预留孔的形成混凝土构筑物,所需检查井预留孔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浇注混凝土过程和业主的成本效益。形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预留孔洞数目。也就是说,在尺寸超过300㎜的情况下需要多个孔时,通常需要使用客户上可用的预留孔。成型获得和库存成本很高的模具为大多数的生产单位。为每个想要的预留孔。则需要许多预留孔模具,需要大量的预留孔模具。
为小批量生产或小孔尺寸,基本模具可由具有与所需预留孔相对应的形状的实体或空心物体组成,如管道长度或实体预紧形成可以安装在浇注模具的井壁之间的堵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堵头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检查井井壁存在许多困难,如果没有特别准备预留孔模具的好处,这些困难是难以克服的。当然, 组装模具在首次倒置和倒后, 可以被允许设置和固化足够长的时间, 将吊点在井壁本身上, 并将其从外模和内模上拉起来, 但这将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将外模和内模组装一起, 需要很多时间的外模和内模。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预制检查井预留孔成型装置以及成型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预制检查井预留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型装置包含预留孔模具,该预留孔模具为圈状,圈状的结构端部包含豁口,豁口位置能够安装固定部分,豁口位置朝下包含两个竖直片,两个竖直片上包含预留孔模具销孔8,所述的固定部分包含一个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孔,固定销穿过预留孔模具销孔8以及该壳体上的孔后能够相对固定该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还包含能够穿过该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的模板固定销;该模板固定销穿过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后能够和模板二3相对固定;所述的预留孔模具位于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的距离小于预留孔模具的宽度。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包含钢筋5。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钢筋交织为网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模板固定销端部包含防窜孔10,还包含能插入防窜孔10的防窜楔形销7,当防窜孔10插入后能够防止模板固定销轴向窜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模板二端部包含外模定位方孔13,模板固定销端部能够插入外模定位方孔13中。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预留孔模具内部包含一个以上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为竖直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钢筋位于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的居中位置。
方案二:
预留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预留孔模具为圈状,圈状的结构端部包含豁口,豁口位置能够安装固定部分,豁口位置朝下包含两个竖直片,两个竖直片上包含预留孔模具销孔8,所述的固定部分包含一个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孔,固定销穿过预留孔模具销孔8以及该壳体上的孔后能够相对固定该壳体;该壳体上包含一个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还包含能够穿过该固定部分内部通孔11的模板固定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晟泰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晟泰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