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粉末冶金产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9928.3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H·赫肯顿;R·鲁赫;P·萨特;R·萨特勒;K·温特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2 | 分类号: | C22C38/52;C22C38/46;C22C38/44;C22C38/42;C22C38/04;C22C38/02;B22F3/02;B22F3/10;B2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粉末冶金 产品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产粉末冶金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粉末混合物,所述粉末混合物包括:
- 第一硬质相,所述第一硬质相包含52重量%至78重量%的钼、0重量%至2重量%的硅、0重量%至1.5重量%的铜、以及剩余重量比例的铁和生产相关的污染物,
- 第二硬质相,所述第二硬质相包含多于0重量%至0.8重量%的锰和小于0.1重量%的碳,并且,
所述第二硬质相包含:25重量%至30重量%的钼、6重量%至11重量%的铬、2重量%至4.5重量%的硅、0重量%至5重量%的铁,其中,所述第二硬质相的总重量的剩余比例由钴和生产相关的污染物形成;或者所述第二硬质相包含:26重量%至32重量%的钼、12重量%至19重量%的铬、2重量%至5重量%的硅、0重量%至5重量%的钴,其中,所述第二硬质相的总重量的剩余比例由铁和生产相关的污染物形成,
- 0重量%至1.8重量%的石墨,
- 均为0重量%至5重量%的钴、磷化铁、铜、青铜、除磷化铁以外的含磷物、硫化物、氟化钙和钼,
- 0.1重量%至1.8重量%的压制助剂和流动改进剂,
- 其中,所述粉末混合物的总重量的剩余比例由铁基粉末形成,
- 所述第一硬质相和所述第二硬质相的比例总共达到粉末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0%至45%,且所述第一硬质相的重量比例与所述第二硬质相的重量比例的比率达到在3:1和1:3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硬质相和所述第二硬质相的比例总共达到所述粉末混合物的总重量的22%至40%,且所述第一硬质相的重量比例与所述第二硬质相的重量比例的比率达到在2:1和1:2之间,
b)将在步骤a)中提供的所述粉末混合物通过压制而形成为生坯,
c)将在步骤b)中形成的所述生坯在1,065℃和1,195℃之间的温度下烧结为所述粉末冶金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提供的铁基粉末包含至少一种工具钢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提供的30重量%至70重量%的铁基粉末由包含如下成分的粉末组成:
0.8重量%至1.3重量%的碳、3重量%至5重量%的铬、0重量%至1重量%的钴、0重量%至0.5重量%的锰、3重量%至7重量%的钼、0重量%至1重量%的硅、2重量%至4重量%的钒、5重量%至7.5重量%的钨,其中,粉末的总重量的剩余比例由铁和生产相关的污染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通过单轴向压制使在步骤a)中提供的粉末混合物形成以具有6.3 g/cm³至7.5 g/cm³的生坯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的烧结期间使铜基浸渍剂渗入在步骤b)中形成的所述生坯中存在的孔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提供的粉末混合物包含多于0.15重量%且高达5重量%的磷化铁,和/或
在步骤a)中提供的粉末混合物包含多于0重量%且高达5重量%的青铜,和/或
在步骤a)中提供的粉末混合物包含多于0重量%且高达5重量%的除磷化铁以外的含磷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提供的第一硬质相包含0.4重量%至2.0重量%的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末冶金产品为轴承、密封或滑动元件,或阀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末冶金产品为阀座圈。
10.一种粉末冶金产品,所述粉末冶金产品通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9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