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0292.4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斯拉瓦·爱泼斯坦;何山;丁立建;粟登权;原野;张为艳;贺小平;严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3/32 | 分类号: | C07C233/32;A61K31/16;A61P35/00;A61P35/02;C12P13/02;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点是该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Ⅰ所示,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通过保藏号为CGMCC No.17574的红树林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海洋覆盖着地球70%的面积,因其环境的高盐和缺氧等特点,使得孕育着的许多宏观和微观生物具有独特的新陈代谢途径和生存繁殖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特定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以确保在多样和恶劣的生境中能够生存。红树林是指能够生长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咸水中的树木或灌木,由于长期遭受到海水浸淹,使得生活在这里的生物不仅具有物种的多样性,而且代谢物更具新颖性和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癌化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Ⅰ所示:
(I)。
上述聚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生产:将保藏号为CGMCC No.17574 的红树林细菌HK-22划线复活,然后挑一个单菌落接种到ISP4液体培养基中,在28℃、150 rpm/min条件下,培养3天后作为种子液;再将种子液按体积比1:40接种到ISP4液体培养基中,于28℃,摇床发酵8天,得到发酵液;
(2)粗浸膏的获得:将发酵液采用与发酵液同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后减压浓缩除去乙酸乙酯,获得粗浸膏;
(3)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将粗浸膏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溶解后,加300‒400目正相硅胶拌样,依次采用采用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体积比为40:1的乙酸乙酯/甲醇为洗脱剂,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收集洗脱组分;然后采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对收集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收集洗脱组分;采用洗脱比例为20%‒70%甲醇/水为洗脱剂,对收集的组分进行反相中压柱色谱分离,梯度洗脱150min,流速为20 ml/min,收集出峰时间为65 min的流分;最后采用体积比为35:65的乙腈/水为洗脱剂,将收集的流分经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聚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
(I)。
上述ISP4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可溶性淀粉10 g,CaCO3 2 g,K2HPO4 1 g,MgSO4•7H2O 1 g,NaCl 1 g,FeSO4•7H2O 0.001 g,MnCl2•7H2O 0.001g,(NH4)2SO4 2g,海盐10 g和纯水1 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0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