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搏波采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1175.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松;王丽婷;陈彦;赵强;王小捷;甄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95;A61B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马瑞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搏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搏波采集装置及方法,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同时采集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的脉搏波,从而获得双通道脉搏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点和所述第二测量点均分布于头部、手部或足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脉搏波采集装置及方法,通过测量分布于头部、手部或足部的测量点的双通道脉搏波信号,为实现自动化的中医诊断结果的获取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搏波采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脉搏波携带了大量的人体健康信息,自古以来中医就利用脉搏波信息诊断疾病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脉学体系。脉诊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四诊”中的宝贵财富,从古代开始人们就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将主观感受到的脉诊用客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近10年,国内各种手环、手表等脉搏波采集设备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大众熟知的获取和监测自身健康数据的方式。但是这些设备仅能测量心率、血氧、睡眠深度等简单指标,且采集信号的质量和精度不足,无法实现智能中医诊断目标。
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获取与采集脉搏波主要有五种技术手段:压力传感技术、脉动位移技术、脉管容积传感技术、脉动振动频率技术和超声多普勒技术。随着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hoto plethysmo graphy,简称PPG)被现代医学界广泛采用和熟悉。PPG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方便实用的光电信号测量与分析技术,用于探测和描记外周微小血管的血液容积变化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非侵入式测量技术和方法。
科研和医疗实践中,迫切需要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结合最新观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研发更加实用且测量功能更丰富的脉搏波采集与获取方法,对大众福祉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搏波采集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搏波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同时采集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的脉搏波,从而获得双通道脉搏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点和所述第二测量点均分布于头部、手部或足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点和所述第二测量点分别取自手指、耳垂、手腕、手掌、脚趾、脚腕、脚掌或颈部。
可选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测量探头和第二测量探头,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点和所述第二测量点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一测量探头和所述第二测量探头为PPG脉搏波探头、压力脉搏波探头及超声多普勒探头中的一种,分别用于获取PPG脉搏波信号、压力脉搏波信号及超声多普勒信号。
可选地,第一测量探头和所述第二测量探头以可插拔的方式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从而保证根据测量位置选择适合的所述第一测量探头和所述第二测量探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通道脉搏波信号获取诊断参数,并根据所述诊断参数获取中医诊断结果,从而实现所述装置独立工作,完成中医诊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所述双通道脉搏波信号或单通道脉搏波信号发送给上位机的处理模块,以供所述上位机的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双通道脉搏波信号获取诊断参数,并根据所述诊断参数获取中医诊断结果;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返回的所述中医诊断结果。
可选地,所述中医诊断结果包括第一诊断指标、第二诊断指标、第三诊断指标及第四诊断指标的结果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第一诊断指标包括阴阳平衡状态指标、血管硬度指标及血压指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诊断指标包括脉相指标,所述脉相指标包括虚寒痰涩相关指标;所述第三诊断指标包括十二经络强弱指标和脏腑阴阳寒热虚实指标;所述第四诊断指标包括临床指标,所述临床指标包括疲劳指数指标、情绪指数指标及注意力指数指标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