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胶体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1520.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朱志刚;王校辉;陈功;仇艳菲;赵雪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9/04 | 分类号: | C08L29/04;C08L25/06;C08J5/18;C09D129/04;C09D5/00;C09D7/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张静洁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光子晶体 二维 透明聚合物溶液 制备 薄膜 光子晶体薄膜 光子晶体阵列 得到混合物 聚合物薄膜 聚合物溶解 微球悬浮液 第二溶剂 第一溶剂 防伪涂层 加热蒸发 胶体晶体 晶体阵列 纳米胶体 气液界面 混合物 单分散 介稳态 溶剂 单层 基底 稀释 固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胶体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包含:步骤1:将单分散纳米胶体微球悬浮液用第一溶剂稀释,得到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涂到基片上,以在气液界面形成单层胶体晶体;步骤3:将步骤2的基片加热蒸发溶剂,得到二维胶体光子晶体薄膜;步骤4:将聚合物溶解于第二溶剂中,得到透明聚合物溶液;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明聚合物溶液渗透至步骤3得到的二维胶体光子晶体薄膜,然后将光子晶体薄膜转移至基底上,室温下固化。本发明的二维胶体光子晶体采用聚合物薄膜固定光子晶体阵列,使原本介稳态晶体阵列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广泛应用于防伪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子晶体,具体地,涉及一种二维胶体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光子晶体的概念最早是由Yablonovitch E和John在1987年分别独立提出来的,光子晶体是由两种以上具有不同介电常数(折射率)的材料在空间按照一定的周期性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材料。
光子晶体最基本的光学特征是具有光子带隙,即光子禁带。在光子晶体结构中,由于不同折射率材料在空间中的周期性分布,导致在其中传播的光波的色散曲线也会形成带状能带结构,即光子能带,光子能带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光子带隙。光子带隙分为完全光子带隙和不完全光子带隙,在各个方向上均有带隙的称为完全光子带隙,只在部分方向上产生带隙的称为不完全光子带隙。由于在光子带隙中态密度为零,因此处于禁带波段的光波在各个方向上均受到布拉格衍射,无法向任一方向传播。当光子晶体的禁带处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时,一定波长的光不能透过光子晶体,而是在光子晶体表面形成相干衍射,光子晶体就会呈现出该频率光的颜色,因此光子晶体会显现出绚丽的结构色。光子晶体的这种颜色与色素色(化学色)相比有着很大优势:亮度高、高饱和度且永不褪色等,因此对光子晶体的结构色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光子晶体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检测、光纤、波导、光电子学等领域。
基于胶体微粒的胶体光子晶体是光子晶体材料中的一种,但由于基于胶体微粒的胶体光子晶体属于介稳态结构,微粒之间的结合依靠微弱的静电力,因此容易受到破坏,很难推广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单一微球组装光子晶体稳定性差、对基底附着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性强、透光性好,能够应用于防伪涂层的二维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
步骤1:将单分散纳米胶体微球悬浮液用第一溶剂稀释,得到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涂到基片上,以在气液界面形成单层胶体晶体;
步骤3:将步骤2的基片加热蒸发溶剂,得到二维胶体光子晶体薄膜;
步骤4:将聚合物溶解于第二溶剂中,得到透明聚合物溶液;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明聚合物溶液渗透至步骤3得到的二维胶体光子晶体薄膜,然后将光子晶体薄膜转移至基底上,室温下固化。
较佳地,步骤1所述的单分散纳米胶体微球为聚合物微球、金属微球或无机非金属微球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步骤1所述的单分散纳米胶体微球为聚苯乙烯胶体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微球或二氧化硅胶体微球中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1-丙醇,所述的微球悬浮液与所述的第一溶剂的体积比为1:1~10。
较佳地,步骤2中所述的基片选择石英玻璃片、玻璃片、塑料片、金属片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的条件为:60~80℃,1~4h。
较佳地,步骤4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DMSO;所述的聚合物的质量分数占所述的透明聚合物溶液的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改性合金材料
- 下一篇:一种车用滤光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