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1595.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勇;孟令彬;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18 | 分类号: | 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14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漏缆的控制方法包括:提供一漏缆,将漏缆至少划分成始段、过渡段和末段,始段、过渡段和末段中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始段设置在靠近漏缆的两端处,过渡段位于始段和末段之间;控制始段、过渡段和/或末段中的辐射单元的性能参数和/或结构参数,使得始段的传输性能优于过渡段和末段的传输性能,末段的漏缆的辐射性能优于过渡段和始段的辐射性能。这样可以将5G信号能量均衡地分布在漏缆里,使得信号从始段到末段的电平近乎相同,避免了能量在始段过强导致的无用消耗,可以大幅度提升5G信源设备的覆盖距离,解决了在地铁、高铁隧道等狭长区域的5G通信无线覆盖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
背景技术
漏泄同轴漏缆是一种可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完成无线信号覆盖的特殊同轴漏缆,在地铁隧道、高铁隧道2G/3G/4G覆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漏缆的设置方式无法满足在隧道等狭长区域的5G通信无线覆盖的要求。例如:随着5G通信的承载频率提升,原大量使用的1-5/8”漏缆无法支持到3.6GHz,同时承载频率的提升还带来了额外的车体穿透损耗、线路损耗和空间损耗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及漏缆,以解决在隧道等狭长区域的5G通信无线覆盖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漏缆的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一漏缆,将所述漏缆至少划分成始段、过渡段和末段,所述始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末段中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其中所述始段设置在靠近所述漏缆的两端处,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始段和所述末段之间;
控制所述始段、过渡段和/或末段中的辐射单元的性能参数和/或结构参数,使得始段的传输性能优于过渡段和末段的传输性能,末段的漏缆的辐射性能优于过渡段和始段的辐射性能。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漏缆至少划分成始段、过渡段和末段,包括:
按照如下划分规则,将所述漏缆至少划分成所述始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末段,其中所述始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末段的长度之和为所述漏缆总长:
所述始段的长度之和占所述漏缆总长的40%-60%;
所述过渡段的长度之和占所述漏缆总长的0%-40%;
所述末段的长度占所述漏缆总长的20%-40%。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始段、过渡段和/或末段中的辐射单元的性能参数和/或结构参数,包括:
控制所述始段的辐射单元的百米损耗常数小于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末段的百米损耗常数,使得所述始段的传输性能优于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末段的传输性能;
控制所述末段的辐射单元的耦合损耗小于始段和过渡段的耦合损耗,使得所述末段的辐射性能优于始段和过渡段的辐射性能。
可选地,所述辐射单元为一个或多个辐射槽,所述结构参数为以下一项或多项:槽孔形状、渐变节距、槽宽、槽长、与所述漏缆轴线的开槽倾角和开孔间距。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始段、过渡段和/或末段中的辐射单元的性能参数和/或结构参数,包括:
控制所述始段的辐射槽的槽长、槽宽和开槽倾角分别大于所述末段的辐射槽的槽长、槽宽和开槽倾角,所述过渡段的靠近所述始段一侧的辐射槽的槽长和槽宽分别小于所述过渡段的靠近所述末段一侧的辐射槽的槽长和槽宽,所述过渡段的开槽倾角等于所述始段的辐射槽的开槽倾角与所述末段的辐射槽的开槽倾角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始段、过渡段和/或末段中的辐射单元的性能参数和/或结构参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