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1692.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波;王腾蛟;冯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1/11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流变抛光装置 抛光液 承载 液部 工作空间 磁件 电源 材料抛光 工作电场 抛光效率 抛光 非均匀 中磨粒 附着 磨粒 载液 | ||
本发明涉及材料抛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本发明中的磁流变抛光装置能够提高抛光液中磨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一些领域中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需要其具有极高的表面精度,其中表面粗糙度甚至需要达到纳米级别。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通常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以提高其表面粗糙度。然而,传统的抛光技术能够达到的粗糙度有限,无法实现精准抛光,针对目前传统抛光方法的缺陷,磁流变抛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磁流变液在未加磁场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时,将会产生明显的磁流变效应,其粘度急剧增大,会从液体变成类似固体的状态,一旦去掉磁场,又变成流动的液体。磁流变抛光技术正是利用磁流变液在梯度磁场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磨头与产品之间进行快速的相对运动,使产品表面受到很大的剪切力,从而将产品表面材料去除,以达到抛光效果。磁流变抛光具有柔性磨头与产品表面吻合度高、加工确定性高、收敛效率稳定、边缘效应可控、亚表面破坏层小及加工适用性广等优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磁流变抛光技术存在磨粒利用率低,抛光效率低,抛光时间长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抛光液中磨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包括载液部、承载部、产磁件与电源,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产磁件用于使抛光液附着于所述载液部上,所述电源能够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产生非均匀的工作电场,以使所述抛光液内的磨粒朝所述承载部的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载液部与所述承载部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端电连接以产生所述工作电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载液部至所述承载部的方向,所述工作电场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载液部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电机与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载液部相对于所述承载部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皮带、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
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上;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摩擦轮与所述载液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从动摩擦轮能够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而相对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移动部,所述承载部固定于所述移动部上,所述承载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载液部移动,或者,所述承载部能够在所述移动部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载液部移动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1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磨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磨削角度的自动磨刀机